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文化遺産保護面臨諸多難點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4日 11:57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月11日,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在汶上縣南旺鎮奠基,借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産之機,一度遭到嚴重破壞的大運河南旺樞紐工程被提到了國家保護的層面上並獲得切實支持。同日,總投資約8.8億元的孔孟文化遺産地保護項目正式獲得世界銀行貸款5000萬美元。這兩件事,為我省文物保護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不可移動文物4萬餘處

  山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文化燦爛,文物資源豐富。全省已發現各類不可移動文物4萬餘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産3處(泰山、“三孔”、齊長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87處,市、縣(市、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7000處;省級優秀歷史建築373處;歷史文化名城18座,其中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7座。

  據最新統計,全省現有館藏文物150.2萬件,三級以上珍貴文物168677件,其中一級文物10626件。與“十五”時期全省文物登記數量相比,館藏文物總量增加22%,一級文物藏量增加近一倍,館藏文物總量和一級文物藏量兩項數字均居全國前列。

  山東古文化遺址眾多,尤以史前文化遺址最為突出,以淄博後李遺址、濟南龍山遺址、泰安大汶口遺址命名的“後李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為中國文化考古分類學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國家人類文明探源工程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盜墓已完全産業化”

  文物資源豐富也讓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由於墓葬和遺址眾多,一些田野文物成為眾多盜墓者覬覦的對象。棗莊、臨沂、濟寧、菏澤等多個市,先後發生多起盜墓事件,田野文物保護形勢不容樂觀。

  去年山東鄒城破獲的盜墓大案揭開盜墓行業的冰山一角。盜墓者已經發展到團隊化、機動化,在巨大的利益引誘下,某些村民竟以盜墓為業,他們內外勾結,以偷盜古墓為目標。而文物管理單位的防範措施卻捉襟見肘。文物執法人員在調查中發現,原先需要等待“識貨者”的被盜文物,現在一小時就能出手,三天時間可以通過二次倒手出境。“與過去相比,盜墓已完全産業化。”鄒城一名文物局工作人員憂心忡忡地説。

  包括鄒城在內的國內盜墓案件再次為田野文物的保護工作敲響了警鐘,建立行之有效的田野文物保護機制刻不容緩。據了解,全省有文物發掘資格的人員在100人左右,而全省文物點卻有3萬多處。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鄭同修説,雖然山東為一些遺址建立了專門的管理機構,並組建文物保護員隊伍,但對於多數遠離村莊、遍佈田野的遺址來説,要想達到實時全面監管仍有困難。

  地下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一旦遭到破壞,將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更令人扼腕的是,有些地方政府不能正確處理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在建設中破壞文物的事件時有發生,也有一些開發商不履行文物報批手續,違法強行施工,破壞地下文物。因人為原因致使一些地下文物遭到不應有的破壞或損失令人痛心。

責任編輯:張筱曼

熱詞:

  • 文化遺産保護
  • 文化遺産信息
  • 藝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