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美術動漫 >

兒童片不該成“文件片” 兒童文學鬧騰無風骨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9日 12:50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兒童節期間,可供小朋友欣賞的影片少之又少。除了好萊塢電影《功夫熊貓Ⅱ》、國産電影《守護童年》、《親親我》和動畫片《西柏坡》撐起臺面,兒童劇在眾多影視劇中猶如鳳毛麟角。部分院線無奈只好把《裏約大冒險》、《宇宙英雄之超銀河傳説》等一批受歡迎的舊片調出來重新上映,而這些舊片,都來自國外。國內兒童劇乃至整個兒童作品創作現狀堪憂。

  隔著壁壘欣賞兒童片

  中國形象葫蘆娃、黑貓警長已經遠去,國人驕傲的《大鬧天宮》如今很少被提起,水墨動畫也慢慢在宣紙上淡去,兒童題材影視作品特別是動畫片越來越少,且質量無法保證。跟風劇、山寨劇盛行,製片方寧肯動輒花數千萬元拍一部所謂的大作品,也捨不得花幾百萬、幾十萬元甚至幾萬元製作兒童作品。

  就兒童電影來看,業內人士指出,在國內,兒童片從創作到發行面臨著多重壓力:投資少,發行渠道不通暢;票房低,影人無法取得聲名。這種“悶坑”效應使得兒童電影成為一個雷區。一位曾經拍過兒童片的導演一語道破:“拍兒童片,費力不討好,開機沒有錢,院線不接招,映後不叫好。”不難看出兒童片尷尬的現實:在每年的假期銀幕,本該是兒童片大展身手的舞臺,卻難覓國産兒童片的身影。

  上海大學影視學院副教授石川指出,與其從市場角度,不如從創作源頭審視國內兒童片的生産製作。他表示,兒童片從創作角度來説需要很高的技巧,成人寫兒童,就必須以兒童的立場、用兒童的情感感受世界,創作者要把自己化身為兒童,了解兒童真正的狀態與需要。“長期以來,國産兒童片習慣把觀眾定位局限于兒童,在創作伊始就直接形成了一種欣賞壁壘。真正成功的兒童片必定是孩子們喜歡的而且不僅僅是孩子喜歡的電影。”

  《宇宙英雄之超銀河傳説》製片方負責人表示,“奧特曼”在日本能流行40多年,是因為“‘奧特曼’的核心是愛、緣分和希望,這對小孩子有益,家長也歡迎”。這位負責人還認為,中國兒童片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講故事的能力不強,“創作者往往不懂得抓住兒童的興趣點,對於兒童的教育都停留在表面”。

  事實上,國內一些兒童片,往往是板起臉來的教育者面孔。有影院經理形象地把這些只有教化作用的兒童片稱之為“文件片”,兒童的天性和特點決定“文件片”只能受到兒童的排斥。有網友戲言,承認“小孩不笨,笨的是大人”是兒童片真正贏得孩子喜愛的關鍵。

責任編輯:張筱曼

熱詞:

  • 兒童片
  • 兒童文學
  • 動漫主頁
  • 藝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