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非遺”保護存三大誤區:傳承與創新之間把握失衡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3日 15:3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文化視點:“非遺”保護存三大誤區

  6月1日,中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正式實施,標誌著我國優秀民族遺産開始進入依法保護的軌道。近年來,我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存在“非遺”保護工作政府熱、社會冷,傳統民族文化在原汁原味傳承與適當創新之間把握失衡,生産性保護方式盲目等同於商品開發三大問題。

  “非遺”保護需社會土壤

  “物質文化遺産不是束之高閣、藏于深閨的‘過氣’文化,保護‘非遺’也不僅僅是政府、‘非遺’項目傳承人的事。”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長江東提出,保護“非遺”就是保護中華文脈,不僅要靠政府部門對其“輸血”,更要靠社會組織、團體、個人的廣泛參與。

  業內人士將搶救“非遺”的緊迫性比喻為是和時間、城市化、全球化速度賽跑。從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的進程中,伴隨著社會的轉型、生産及生活方式的轉變,依附在農耕文化上的大量民族民俗文化正在退出歷史的舞臺。

  在文化生態環境發生改變的同時,缺乏文化自信、文化認同也是非物質文化瀕危的內因之一。

  北川羌族自治縣陳家壩副鄉長禪西告訴記者,很多當地青年已不願意學習刺繡、傳統歌舞樂器等技藝,覺得這些傳統文化“很土”,不能帶來理想的收入。

  “當年青一代失去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就有走進檔案室、博物館、圖書館,從活態變成歷史記憶的危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處處長塞西爾杜維勒表示出擔憂。

  如果將非物質文化遺産看作一棵移栽植物,那麼政府的“輸血性保護”只是給植物施肥,國人發自內心的認同本土、本民族文化,才是非遺在新時代背景下生存發展的土壤、空氣。

  如今,在我國一些地區的中小學,開始探索將民歌、民樂納入中小學音樂課,將剪紙、年畫納入美術課,將傳統技藝納入手工課,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産進課堂、進教材、進校園,使非物質文化遺産逐漸回歸到民眾的生活中,紮根在每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