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美術市場 >

藝術品價格頻破紀錄 藝術品怎麼老出天價?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1日 12:0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935年,71歲的齊白石(自署73歲)因為懷疑家裏進盜賊,起身捉賊時不慎腿骨脫骱,險些落下殘疾。齊白石生前對自己的畫作及財産十分小心在意,即便如此,當時他恐怕也很難預料到,再過70多年,自己的作品會超過4億元的價格。

  今年5月22日,在嘉德春季拍賣會上,齊白石的一幅歷年所見尺寸最大的書畫作品——《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以4.255億元人民幣成交,創造了中國近現代書畫的新紀錄。近兩年來,各類拍賣會上藝術品頻頻以出人意料的天價成交,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從客觀條件上看,中國以往的藝術品交易,是採取兌價的形式——買家和賣傢俬下對藝術品進行估價,雙方都滿意則成交,其價格被視為商業機密。因為兌價交易,以往中國的藝術品價格常被低估,比如在英國的市場上,一些中國近代書畫家的作品只賣十幾英鎊。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恢復拍賣行業以來,藝術品的交易從兌價形式逐漸變為了競價形式,藝術品的價格因為公開透明而産生了競爭,從那時起中國的藝術品價格開始一路高漲。

  因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也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所以社會上興起了藝術品收藏熱。不過從2003年至2008年,中國的拍賣市場基本維持一個穩定的價格水平。自2009年秋季拍賣開始,拍賣場上突然頻現超過億元的天價交易。究其根由,不可否認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後,中國經濟快速回暖,大量資金從房地産、股市等領域流向收藏品市場,尋求投資獲益,使得中國書畫拍賣迅速邁入億元時代。此次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就是投資人劉益謙歷時6年,分別以500萬元和1500萬元購入畫作和書法,合成“全璧”,最終在今年以創紀錄的價格成交。從2000萬元到4.255億元,價格漲了20多倍。

  其實對於書畫一類高端的藝術品,即便不是投資而是收藏研究,商業、金融等領域的資金流入,也不足為怪。今日所見傳世書畫名跡,多有明代收藏家項元汴“墨林”印記。項氏在蘇州、無錫等江南富庶之地經營多家當鋪,其所收藏亦標價出售。延至近世,郭葆昌得袁世凱財力相助,才成就其銅觶名瓷收羅之富;周叔弢有民族資本經營,方支撐其古籍善本充棟所需。

  有人説,齊白石作品的價格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風向標。以“文人畫”的標準衡量,齊白石的詩文更是受到當時著名文人王闿運、樊增祥的教誨與推崇。其實,無論是此前的“紀錄保持者”——徐悲鴻《巴人汲水圖》,還是現在的“打破紀錄者”——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它們都有類似的特點。這些近代畫家的傳世作品數量較多,既不像古代書畫真跡那樣鳳毛麟角,也不似當代書畫,數量無法控制,十分適合投資與收藏。

  從齊白石傳世的畫稿及手批印稿來看,那些看似隨意揮灑出來的作品,都經過了具體而細微的苦心經營,正所謂“良工心苦”。因此在齊白石的畫作上,哪怕細小的瑕疵,也有可能就是偽作的明證。

  從國外的藝術品收藏曆史來看,一件藝術品的投資週期或價值判定,常常經過50年以上的時間。近兩年拍賣天價頻現,若干年後再看,恐怕也會覺得正常。如果已過古稀之年的齊白石知道,將來自己的一幅畫作,就能抵得上現在全部的身家,他恐怕也不會那樣奮力去捉盜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