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布達拉宮:在傳承與保護中續寫新輝煌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0日 12:5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政協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09年8月23日,隨著歷時7年、總投資達到3.8億元的西藏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和薩迦寺三大重點文物維修工程宣佈正式竣工,布達拉宮的主體建築維修已經完成。現在這裡進行的,只是很小規模的局部維修。”日前,站在布達拉宮東側白宮下面的幾層附屬建築前,西藏自治區三大文物保護維修辦公室綜合組組長尼瑪次仁告訴記者,這裡曾是舊西藏噶廈政府的藏軍司令部,最初是五世達賴喇嘛的警衛處,十三世達賴時開始做藏軍司令部,有380年的歷史了。建築依山而建,上層曾是當年藏軍司令部官員的辦公地,下面是不同番號部隊的槍械彈藥庫。歲月久遠,建築飽受蟲蛀和滲水之苦。針對這些問題從去年底開始的這次維修,將在今年6月完工。

  相比三大重點文物維修工程,對曾經是布達拉宮附屬建築的藏軍司令部的維修,規模和難度自然都要小很多。但記者在採訪中看到,所有古建築維修的原則,都被嚴格地執行著。

  在尼瑪次仁和工程人員的帶領下,記者走進建築底層一間曾被用作庫房的房間參觀。尼瑪次仁指著剛剛維修完畢的一面墻説,墻體是用一塊塊花崗岩砌成,但因為建築依山勢而建,而且當年沒有做防水,所以經過長期滲水,有的花崗岩已經鹼化,用手一摳,能捻成粉末。“維修中,我們採用了‘抽砌’的方法。只把需要維修的花崗岩抽出來換成新的。”尼瑪次仁説,按照“最小擾動”的文物修復原則,維修中儘量不大面積開挖。而且新老結合,老的花崗岩經過多年使用,狀態已經穩定,而新的花崗岩一般都會出現一定程度沉降,為了避免新老花崗岩砌成後不在一個平面,墻體出現開裂,“砌新花崗岩時要高出幾毫米,留出沉降的空間。而這些,不能靠經驗,要靠科學數據説話。”

  尼瑪次仁説,2002年三大重點文物維修工程開工,為了確保質量,延請了西藏名人和有經驗的工匠組成專家諮詢委員會,每遇到難題,都要請專家給分析、定方案。他指指屋內4根新更換的紅松立柱説,這4根立柱當時是蟲蛀最嚴重的4根柱子。為了換這4根柱子,要先將房頂頂起。但立柱上面還有三層建築,如何避免換立柱過程中上層建築開裂,“每天頂起多少角度,都要請教上年紀的、有經驗的工匠。”

  一陣節奏明快、歌聲嘹亮的勞動號子傳來,記者穿過一個狹窄、低矮的樓梯,隨歌聲來到建築二層。原來,一間50多平方米的屋內,四五十個藏族青年男女正唱著勞動號子在“打阿嘎”。

  “打阿嘎”相當於漢族的打夯,只是他們的工具有些不同,每把小夯一斤多重,上面是PVC管,下面是一塊花崗岩石頭,而“阿嘎土”則是一種本地産的風化石,含鈣量高達80%,特點是越打越有黏性。作為建築維修工程的執行者,建築隊隊長孟慶瑞被告知要堅持原材料、原工藝、原形制。他告訴記者,現在進行的“打嘎土”完全按照傳統的方法:把風化石加工成直徑0.5~4公分大、中、小不等的顆粒,按照2:3:2的比例混合,每平方米大約鋪150公斤的石頭,在屋裏地面上鋪10公分厚,然後經過45人到50人,連續“打阿嘎”五、六天,就會得到一個平整、密實的地面。説到這裡,旁邊的藏族工匠著急地用藏語加手勢又補充了幾句。孟慶瑞翻譯説,“對,最後還要由工人用石頭手工打磨。您看這些已經完工的地面,上面留下一些自然形成的花紋,就是手工打磨的結果。”

  在堅持傳統工藝的同時,現代木材防腐處理技術、改性“阿嘎土”等傳統和現代結合的工藝,也在古建築維修中得到使用。尼瑪次仁特意叮囑孟慶瑞,換好的門窗防蟲防腐噴塗一定要做好,“從根源上杜絕蟲害”。底層建築的屋頂,正在做柔性防水層,之後上面將再鋪設“阿嘎土”。尼瑪次仁説,這就是改性“阿嘎土”,改善了抗水防滲性能。

  47歲的孟慶瑞,老家河北承德,在北京生活的20年中,主要從事土建、鋼結構等生意。2003年,他和同事一起參加了當時文物研究所進行的一次改性“阿嘎土”試驗,就此開始了他的布達拉宮的維修之旅。

  9年的布達拉宮維修工作,孟慶瑞的隊伍已經由當年的四五個人,發展到現在的200多人。他説,工匠們都是藏族,維修中使用的也都是傳統工藝。他指指建築物上新更換的籩瑪草告訴記者,這些都是按照原材料、原工藝修繕的。這些硬度高的灌木枝條,生長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上,採伐要經過林業局審批,工匠們對灌木枝條扒皮、曬乾後,要用牛皮做成的繩子把它們捆成一把一把,再壓上“飛子木”。

  今年6月,這棟曾經作為藏軍司令部、後來被用做庫房的建築將修繕完畢。對於它未來的用途,尼瑪次仁説現在還沒有考慮。不過他指了指這棟建築腳下如今修繕齊整的一片建築告訴記者,這裡曾是舊西藏政府所在地——雪城,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後,除了原來的住戶,又住進很多人家。這裡雖然也屬於保護區,但管理權並沒有交給布達拉宮管理委員會,所以一直存在亂搭亂建現象。2004年國家決定把居住在這裡的303戶遷出,並投資4000多萬建設了新村,為居民配套了衛生所、學校、幼兒園等生活設施。

  尼瑪次仁説,在對這片建築的維修中,不僅查閱了大量歷史文獻,還邀請曾經見證歷史的政協、統戰系統的名人就恢復情況進行了多次座談,根據大昭寺等建築中的壁畫描繪的情況,並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專家一起探討,最終形成了保護規劃。如今,當年有名有姓的建築經保護維修,已經起用,當年舊西藏政府的造幣廠、印經院、馬廄、監獄、法庭甚至酒館等已成為遊客了解歷史的新景點,有的還成為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等建築維修工程完工後,孟慶瑞的布達拉宮生活將告一段落。他説,這9年,自己不僅適應了高原氣候,在布達拉宮維修中也學習到了不少藏式古建築修繕的技術。他查看了資料,“十一五”期間西藏文物保護資金達到5.7億元,而“十二五”期間的投入將達到十多個億,有更多的文物保護建築將迎來維修工程。這對他和他的維修隊伍來説,意味著更大的市場機會。他選擇繼續留在西藏。

  1936年隨英國使團抵達拉薩的斯潘塞查普曼,這樣描繪他看到的布達拉宮:“布達拉宮給人這樣的印象,它不是由人建造的,而是長在那裏的,與周圍的環境極完美地結為一體。”而對西藏人來説,布達拉宮早已經不只是一座建築,它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

  時間已近中午,一大早就到布達拉宮朝拜的絡繹不絕的民眾,正帶著他們心愛的轉經筒,走進街市的甜茶館。而這座始建於公元7世紀的宮殿,屹立在拉薩市區西北的紅山上,在熱烈的高原陽光擁抱下,巍峨莊嚴。經歷了1989年到1994年的第一次維修,和2002年至2009年的第二次維修,在漢藏等各族能工巧匠的精心繪製下,這個承載著藏民族文化和藏族同胞心靈信仰的古老建築,正煥發出更加蓬勃的活力,向世界講述著自己獨特的輝煌。

  布達拉宮主體修繕已經完成,局部收尾工作也已進入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