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應縣木塔為申報世遺造勢 佛教專家高度評價木塔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3日 14:3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山西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應縣木塔

  5月12日上午,來自海內外的眾多高僧大德、專家學者以及各界來賓,齊聚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前,為“512”大地震遇難同胞祈禱,為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祝願,為釋迦塔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加油。之後,釋迦塔佛教文化研討會隆重開幕。  

  財政窮縣的先見之明

  5月11日,三十余家中央和省級媒體的目光,再次聚焦塞北小城應縣。釋迦塔佛教文化研討會將在這裡舉行,應縣喊出了響亮的口號:“展示釋迦塔文化藝術魅力,打造世界級經典旅遊品牌”。

  這次研討會,參與者不僅僅是佛教界的專家和學者,還有十幾名高僧大德。應縣文物局局長趙暢坦言,其目的“就是為釋迦塔成功申遺升溫造勢、鼓勁加油、營造良好的外部輿論環境,在學術上深入挖掘釋迦塔獨一無二的歷史和人文價值。”

  去年5月,應縣舉辦了首屆中國應縣釋迦塔國際文化旅遊節,主題是“讓釋迦塔走向世界——為木塔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加油”。這一願望很快有了良好的結果:同年11月,我省正式啟動了木塔申遺工程。今年4月,省文物局制定了《應縣木塔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工作方案》,目標是2013年成功。

  應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財政收入剛剛突破2億元,但是,這個窮縣對待木塔這個寶貝,卻舍得花大價錢。

  幾年前,應縣的上上下下都沒想到有一天木塔要申遺,可是,縣裏已經在木塔“身上”開始投資。應縣縣委書記、縣長王守林説,“十一五”期間,木塔維修工作深入推進,完成木塔副階屋面和鐘、鼓樓維修工程,編制了《應縣木塔保養養護維修方案》和《應縣木塔監測方案》,開展木塔環境、結構變形和地震監測。建成了消防站,安裝了電子監控設備和文物防盜設施。“2009年以來,投資3000多萬元,進行了消防水池、綠化、給排水等設施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木塔的周邊環境,為木塔“申遺”創造了基礎性條件。”

  啟動申遺工作後,應縣政府撥出30萬元辦公經費,援引分管文物的張玉儒副縣長的話就是“舉全縣之力搞申遺”。

  對申遺成功滿懷信心

  張玉儒這個申遺一線的指揮官,對木塔申遺成功信心很足。“申遺有6項標準,我們符合其中的5項。”5月11日,在宏偉的木塔下,張玉儒連説帶比劃,把木塔的特徵説了個透。

  木塔作為木結構建築本體和建造技藝的傑出代表,體量高大、結構精巧、輪廓優美、比例協調、外觀壯麗,是人類創造性的傑作,代表了當時乃至今日對於木結構建築設計的最高科學技術水平;它所代表的八角樓閣式木塔是五代以來中國塔的原型,是其所屬時代同類型塔的範式,對後世影響深遠;它為已經消失的木結構大型佛塔建築和正在逐漸消失的佛塔建造技藝,提供了特殊與惟一的見證。中國木構建築是一獨立的結構體系,木塔是其中最重要、最傑出的代表;木塔作為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傑出範例。它承載了千餘年來中國匠師積累的對於木構建築的知識、技能和經驗,而創建的佛塔建築,是抗震建築的典型實例。

  木塔的建造,源自虔誠的佛教信仰和供佛禮拜的追求。塔中發現的大量佛經、佛畫、佛舍利,均為佛教瑰寶,顯示了遼代佛教的盛行,也反映了佛教文化藝術對人類生活進程的影響與貢獻。塔底層南北辟門,中間有釋迦如來坐像,高約11米。塔內外存有大量不同時期牌匾、楹聯、題記、碑刻和遼代刻經、刻版印刷、水印彩色版畫及書籍等珍貴文物。

  “歷史上,木塔經歷了不同形式和規模的保護與修繕,僅對木塔局部進行了修繕補強,所有修繕活動都沒有改變其原來的形制、結構、材料和工藝技術,從未落架修理。符合世界文化遺産真實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張玉儒説,“我們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