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2日 11:1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人民政協報
成吉思汗陵西遷始末
1937年抗日戰爭在中華大地全面爆發。1938年日軍進犯包頭,欲侵佔鄂爾多斯草原,掌握蒙古族聖地——成吉思汗陵寢所在地伊金霍洛。
1939年1月13日,敵寇向伊盟新城進犯,並揚言進攻伊金霍洛。綏境蒙旗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伊盟盟長沙克都爾扎布郡王原係成陵吉農(奉祀官),于同年1月赴渝,向蒙藏委員會報告並密請轉呈蔣介石,妥籌萬全辦法,將成陵遷移,於是有移陵之盛舉。
伊金霍洛漢語意為“主上園地”,位於伊克昭盟郡王旗境內,是700年來蒙古同胞之聖地。據記載,成吉思汗病薨于六盤山軍中,其部眾奉火葬後之靈灰,擬遄返大汗之降生地——斡難河,而運靈馬隊行抵伊金霍洛地方,驟遇狂風,飛沙走石,數日不止。部眾因憶大汗生前曾稱美此地,鹹以為大汗威靈顯應,佳城吉壤,毋待卜筮,遂奉安焉。先前,大汗行軍至此,見四週沙丘環抱一片草原,綠草如茵,繁花棋佈,百鳥奏鳴,讚之曰“寶地”。當安葬完畢,狂風頓息,余風習習,風走沙鳴,如人間仙樂,部眾皆謂神奇。
大汗陵寢為一複式帳幕,內供大汗之銀棺、大汗御用之馬鞍、大汗畫像、雕弓一張、寶劍四柄。銀棺長三尺,寬三尺五寸,厚二尺五寸,上鏤龍文,覆以黃緞。據傳,銀棺內保存著真正的大汗骨灰(另據記載,大汗的骨殖葬于蒙古國境內),是我蒙古族同胞生命所繫。另有蘇魯錠(神矛)霍洛,為專門供奉大汗神矛之地。傳蘇魯錠為大汗建立武功之神物,共五,一大,四小,均鐵質。大蘇魯錠之柄長丈余,矛之下端綴棗騮馬鬃之纓,樹立於陵寢之外,數百年來未嘗銹蝕。四小蘇魯錠供小銅廟中,每年達爾扈特人眾,擎以分巡伊盟各旗,供官民瞻拜。大汗第三福晉之靈櫬,則安葬于去伊金霍洛90里之小伊金霍洛。
凡此數處者,蒙古同胞均視為聖地。700餘年來護衛和祭奠不衰。蒙古族各部雖風俗有別,但一律尊崇大汗為始祖。每逢舉行大祭,新疆、青海、西藏,乃至雲貴等地均有蒙古同胞絡繹而來,伊金霍洛實為聯絡蒙古民族的紐帶。
最高當局接獲情報後,密令傅作義副司令長官轉敕蒙旗獨立旅旅長白海風(卓盟喀拉沁人)負責保衛成陵,並令騎兵第二軍軍長何柱國派兵協助,而伊盟保安長官公署亦派隊前往,確保陵寢安全。白海風是當時著名的抗日將領,又是蒙古族人,在未奉命令前派兵分防伊金霍洛、小伊金霍洛、速律定霍洛、吉洛金霍洛等地,並準備足數駱駝,遇必要時即奉移至安全地點。
蒙藏委員會轉來的報告在最高國防會議討論時,多數人以為,成陵遽然遷移,難免人心浮動,議決暫不遷移,萬不得已時再遷。沙盟長於是面見蔣介石,直陳成陵為蒙古族民心所繫,不可有萬一差池,力主西遷。蔣介石遂從沙王所請,交最高國防會議復議通過,于1939年4月24日電令天水行營(行營設于西安)主任程潛全權辦理移陵事宜。
其電令曰:“西安程主任頌雲兄:密。案據蒙藏委員會轉據壹(伊)克昭盟盟長沙克都爾扎布簽請將成吉思汗靈櫬遷移,免被敵偽竊據利用等情,經最高國防委員會議決,准予遷移,並經核定暫遷甘肅榆中興隆山,茲希轉敕遵辦下列各項:(一)準備一噸半以上之卡車十輛帶油交由中央護送靈櫬人員支配使用。(二)希派憲兵或得力部隊六十名交由中央護送人員指揮隨靈護衛。(三)成靈定由伊金霍洛經榆林轉西安赴榆中,希轉敕沿途軍政長官迎送致祭,並妥善保護。(四)成靈抵達西安時,軍政長官應迎送致祭,並妥善保護。以上四項,希妥慎機密辦理。其餘應辦事項,應由中央護送人員商承辦理為要。”
遵照最高命令,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吳忠信會同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賀耀祖,簽擬辦法,經呈請核示報可。政府派蒙藏委員會蒙事處處長楚明善、軍事委員會邊事科科長唐井然、郡王旗協理臺吉貢布扎補為遷移護送專員並以楚明善兼主任,伊克昭盟盟長沙克都爾扎布、郡王旗扎薩克圖布吉升巴雅爾、綏遠省政府主席傅作義、晉陜綏邊區總司令鄧寶珊、第二十二軍軍長高雙成、歸化土默特旗總管榮祥、綏境蒙旗自治指導長官公署參讚石華嚴、騎兵第二軍軍長何柱國等為啟靈致祭官,並以沙盟長為主祭官,奉厝甘肅榆中縣興隆山。俟抗戰勝利後,仍奉還伊金霍洛,以示國家崇敬與保護民族英雄之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