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雍和宮外景
雍和宮邁達拉佛由整棵白檀木雕刻而成,佛高26米(地下8米)、寬8米,為六世達賴喇嘛進貢禮品。乾隆為雕刻此佛,用銀8萬餘兩。
雍和宮重修萬福閣功德碑
雍和宮在京城安定門內、北新橋北。紅墻黃瓦,富麗堂皇,是北京規模最大的喇嘛廟。200多年來,以漢、滿、蒙、藏兼容並蓄的建築風貌,矗立於斯。
雍和宮的名字,典出《論衡》,本是誇讚帝堯施行的德政:“欲言堯之德大,所化者眾,諸夏夷狄,莫不雍和。”以這座寺廟在歷史上為穩定邊疆,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團結,弘揚民族文化所做的貢獻,“雍和”二字倒也配得上。
細雨陣陣,遊人稀疏。雍和宮的鐘鼓樓下,彌散著縷縷香火的氣味。沉雄的洪鐘偶有遊人撞出聲來,遠播四方,簡直是代替殿堂裏的喇嘛發抒靈魂的清音。此時,我佇立在重檐八角亭內讀碑。267年前(乾隆九年),清帝立碑於此。石碑高6米,漢白玉鑿刻,馱在龍首龜身的動物身上。碑上有漢、滿文字的《雍和宮碑文》,翔實記述了雍和宮改為喇嘛廟的緣由。大意説,雍和宮是皇帝居住過的地方,為“龍潛禁地”,為了團結各民族,加強與蒙藏地區聯絡,現將它改為寺廟。石碑雖沒有特別之處,卻宛如雍和宮的“魂”。
不遠處萬福閣的墻上,懸挂著七世達賴喇嘛為祝賀雍正行宮改為喇嘛寺廟送給乾隆的珍貴禮物——41幅唐卡。唐卡繪畫精細,光彩如初,表現出藏族精湛的繪畫藝術。今天它們完好無損地保留下來,無疑是藏漢一家親的見證。在這裡抄錄的一副對聯:“慧日麗璇霄光明萬象,覺雲垂玉宇安穩諸方。”是否可以看作是上述碑文的佐證呢?
作為雍親王府,為儲位之爭,這裡瀰漫過太多的血腥。“血滴子”的刀光劍影,讓史學家握筆的手止不住顫抖。當然,這裡也蘊蓄了無窮的懺悔。乾隆把殺氣騰騰的帝宮改為一心向善的喇嘛廟:當年流動著霸氣的“雍和門”,現在是供奉“包容世間萬物”的彌勒菩薩的天王殿。專業殺手聚集的“粘桿處”——禦花園內的堆秀山,已成為梵音不絕、青煙裊裊的清靜之地。當轟轟烈烈的廝殺聲漸漸沉落為晨鐘暮鼓,或許唯有這青燈黃卷木魚聲聲,才能詮釋遠去的因果恩怨。
其實,乾隆把王府改為喇嘛廟,並非心血來潮,它與清朝既定的民族政策一脈相承。清初,蒙古準噶爾部屢次東犯,駐紮長城的總兵蔡元上奏朝廷,請求修復損壞的長城,用以抵擋漠北蒙古族的入侵。康熙為此感慨:“萬里經營到天涯,紛紛調發逐浮誇。當時費盡民生力,天下何曾屬爾家。”此時,康熙心中已明,萬里長城並不能抵擋蒙古騎兵的鐵蹄,宗教才是安撫人心、民族和睦的上策。因此從那時起,就開始大量興建喇嘛寺院。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興建的禦碑亭,是雍和宮改廟後新建的重要建築,碑文是乾隆撰寫的《喇嘛説》。乾隆寫這篇碑文時,已是82歲的老人了。其目的是告誡後世子孫,他興藏傳佛教的苦心。碑文説:“興黃教,即所以安眾蒙古,所繫非小,故不可不保護之”,指出這是“安藏輯藩,定國家清平之基於永久”的大政方針。碑文説明了活佛轉世的由來和金瓶掣簽的産生辦法。研讀碑文,我以為,這是乾隆實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移其宜”策略的“天機洩露”,是承上啟下安邦治國的政治綱領。這尊重和善待少數民族,獎懲分明剛柔相濟的民族政策,絕對是一份珍貴的歷史遺産,為今日民族團結奠定了雄厚基礎。雍和宮的碑文,就是一曲民族團結的頌歌。撫摸石碑上的藏文,感覺指尖是那樣的溫暖,歷史是那樣的厚重。導遊小姐説,這碑文曾引起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興趣和重視,上世紀50年代初,他們來雍和宮時,都在碑前駐足細讀。
雨停日出,遊人漸多,或敬香禮佛,或欣賞建築,或欣賞唐卡。凝視著轉經筒,思緒飛得很遠很遠。雍和宮曆盡劫波,丰韻猶存,由一座令人生畏的宮闕成為與少數民族結好的寺院,改無邊紛擾為一團和諧,是一處多麼值得吟誦的文化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