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資訊 >

安徽六安戰國墓發現將軍甲胄和精美寶劍(組圖)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4日 14:50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安在線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甲胄線繩依然可見

皮甲在墓穴形狀,右側為頭部

  六安戰國墓發現精美皮甲和寶劍

  南墓主人或是“省部級”戍邊大將

  有望入選國家年度十大考古發現  

  昨天,六安戰國墓發掘再現驚喜,一把保存完好、品相精美的寶劍,一套完整的戰國皮質甲胄,都是安徽考古史上不多見的珍品,加上之前出土的武器,或可證明墓主人生前是位馳騁疆場的將軍,這些劍胄的出土,似乎讓人們依稀看到兩千年前江淮大地上那些金戈鐵馬。

  據悉,如果開棺後能夠找到印章、或者其他銘文等線索,結合史料印證墓主人的身份,則非常有實力入選國家年度十大考古發現。

  北墓發掘告一段落 珍貴銅鏡全國罕見

  截至昨天下午,六安市文物局已經完成此次戰國墓北墓外藏室全部文物的清理工作、南墓外藏室部分文物也被清理取出,等待運回室內進一步整理。

  經過統計,北墓葬外藏室出土了銅器、漆器、陶器等文物120件,其中最為貴重的應該是一件直徑達到27厘米的青銅六山鏡,該鏡因其背面有連貫式的六個“山”字形菱紋,而被稱為六山鏡,是戰國時期青銅鏡中少見的名品。有關專家表示,該鏡在省內是首次發現,全國也罕有匹敵,算得上國寶級文物。

  在清理完北墓外藏室後,北墓呈現出一槨三棺的墓葬形式,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墓主人的高貴身份。六安市文物局現場指揮汪欣隊長告訴記者,北墓的發掘整理到此將暫告一段落,整個棺槨將會整體吊運到室內再進行開棺等發掘整理工作,“這也是為了在室內可控和無干擾的條件下對文物進行更好的保護”。

  與此同時,更為大一點的南墓外藏室也于昨天發掘整理出54件文物,其中青銅器15件、陶器、漆器29件以及一些暫不好定性的文物。

  寶劍完好或可做到吹毛斷發

  昨天南墓發掘工作的高潮,出現在16時許,此前在南墓外藏室北側發現疑似寶劍匣的東西被取出,打開一看:一把品相精美、保存完好的戰國寶劍赫然出現。整個考古發掘現場也因此幾乎沸騰。

  讓現場所有人驚嘆的是,在經歷兩千多年後,存放寶劍的木質劍匣僅有少許破碎,輕拂去上面污泥,精美的花紋依稀可見。匣內的寶劍大約有40厘米長,有著完整的劍鞘,因此無法打開看見劍身,但是劍柄的飾紋非常清晰,不知什麼材質的東西纏繞著劍柄,起到輔助拿握的作用。

  “戰國時期的鑄件工藝非常發達,不僅歷史上有很多名劍的傳説,此前的考古發掘中也發現了歷經千年依然鋒利無比的戰國寶劍。從現在這把劍的保存程度看,我覺得等清理結束後,這把寶劍一定能做到吹毛斷發。 ”省考古所研究員李德文告訴記者。

  目前在文物市場上,一把品相完好的普通戰國青銅劍就價值過百萬,而如果此次戰國墓考古發掘最終能夠確定墓主人身份,而且又是歷史上重要人物的話,這把寶劍將又是一個價值連城的國寶。

  皮甲精美鱗片千枚線繩猶存

  昨天下午的清理髮掘工作中,難度最大的要數對南大墓東外藏室一側的一副戰國皮質甲胄整體取出,從軟化、到支撐、再到整體取出包裹,整整耗時近兩個小時。

  相比戈和寶劍,要想整體取出整個甲胄,可謂難度重重。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甲胄呈折疊好的狀態擺放在外藏室內,根據甲胄鱗片的大小和形狀依稀可以分辨出護肩、護胸、護裙等部位。雖然已經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但是仍然可以感覺到這件甲胄的威武和光鮮感。

  如果不是考古工作人員的介紹,光從外觀和目視的質感判斷,很難相信這是一件全皮質的甲胄。更讓人驚訝的是,不僅整個皮質完好,甚至部分部位穿連這些鱗片的線繩仍然沒有完全腐朽。但是,這種有機質材料製作的甲胄給考古工作人員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原本埋在地下可能還好些,現在一暴露在空氣中,甲胄的鱗片完全硬化了,稍不留神就碰碎了。而且,這些甲胄的千余枚鱗片已近鬆散開,如果想要完整復原甲胄,就必須儘量完整、不變形地把整件甲胄從外藏室裏取出來。 ”工作人員説,先用特殊的藥水將甲胄鱗甲軟化,儘量把移動時的損失降到最小。

  “等運回考古實驗室後,我們還有大量細緻的工作要做,比如清洗、防腐處理等。我們也希望能夠對這件精美的甲胄進行復原,不過這要根據最後甲胄情況來作決定,而且時間也是不可預期的。 ”工作人員説,在古墓中出土兵器比較常見,但是出土完整的甲胄很難得,這也更顯得這副甲胄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