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資訊 >

人民日報海外版:藝術院校能不能培養藝術大師?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1日 10:42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藝術院校能不能培養藝術大師?我認為不是能不能的問題,培養藝術大師就是大學的責任所在。如果有了藝術專業教育後,藝術大師少了或沒有了,那只能説明我們的藝術教育出了問題。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算藝術大師?我認為特質有三:一是高超的技術。技術上的簡單或低水準,絕不是藝術大師。二是富有創造性的想象力。即你的高超的技術必須是原創的而不是抄襲的。三是能夠為大家所共享。實際上是指你的獨創性並沒有偏離人類理性和長期審美實踐形成的審美共同性,獨創不是脫離人類審美規律的閉門臆造。

  但是,我們現在的藝術教育給學生提供了什麼呢?在技術的傳授上,雖然不同藝術院校水準不同,但理念都是一致的,即要給學生最好的技術。這也是眾多藝術院校在努力實踐的。癥結在於我們嚴重缺乏獨創性教育,我們目前的藝術教育基本上是技術教育,旨在培養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探索性教學環節太少。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一條是我們在小農經濟時代延續下來的保守的文化藝術觀念,即崇尚小心翼翼恪守傳統,小步履的“在繼承傳統基礎上創新”這個幾乎“固化”的思維定式。整個藝術教育體系也與此相應,缺乏鼓勵原創性創造、革命性變革、顛覆性創新的思想及行動機制。

  有一句我們熟悉的口號影響、制約我們的文化藝術發展半個多世紀,一直沒有被察覺,那就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把古代的“翻新”一下,把外國的“改造”一下,在一定時期可以滿足人民的文化消費需求。但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與藝術僅僅跟在古人和洋人屁股後面,亦步亦趨,古人沒想過的就不想,外國人沒弄過的就不弄,最後必然導致我們文化原創力的匱乏。尤其在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我們的生活、感受、思維正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我們的藝術家、藝術教育工作者仍在孜孜不倦地做著“古典藝術”的搬運工,“外來藝術”的組裝工,甘居“藝術産業鏈”的低端,這顯然已不能和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世界一流文化大國的美好願景相適應。 
 
  當然,我絕無意否定“在傳統基礎上創新”。我認為“在傳統基礎上創新”是延續古代文化藝術的一種方式,它的功能是使我們原有文化藝術樣式不失傳,每個時代能翻新、延續。但如果我們的文化觀念、文化政策、藝術教育理念和教學內容,把“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在繼承傳統基礎上創新”作為主流思想觀念來定位的話,我們是斷不可能培養出藝術大師的。

  所以,培養大師,思維要反過來,倡導“在不繼承傳統基礎上創新”,“在反傳統基礎上創新”。有可能100個學生反傳統,99個都反錯了,有一個反對了,他就是大師。他顛覆了傳統——已有的技術、藝術樣式,但吻合了大眾審美期待,創造了潛在藝術規律支撐下的新樣式,大師因此誕生了。西方現代科技突飛猛進,都是在無數個探索者奉獻犧牲,最後促成一個科學大師的成功。西方現代藝術無數流派,也是在這樣屢仆屢起的探索中,最後成就色彩斑斕、流派紛爭的現代藝術史。

  反觀我們現在的大學藝術教育,基本上就是教學生怎麼抄襲古人、改造古人,或怎麼抄襲洋人、改造洋人,原創的概念基本上很少。我們提倡的“在繼承傳統基礎上創新”往往淪為變相的模倣和抄襲。不敢打破傳統創新,是阻礙我們中華民族重新煥發創造力、創造世界一流文化、躋身文化引領國家行列的最大障礙。中國人在文化創造上能不能最終超越西方,成為世界文明創造的引領者,關鍵看我們能否實現“自我揚棄”,消除“民族集體性創新智障”。

  總之,模倣的教育不中止,我們的藝術學院不可能培養出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