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31日 15:3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3歲起便眼見父親手工縫製件件精美旗袍,十幾歲獨立完成宮廷旗袍製作。作為滿族旗袍製作吉林省惟一傳承人的劉淑芬,至今延續著清朝宮廷旗袍的手工縫製手藝。3月30日,劉淑芬對記者表示,她希望能多收幾名徒弟,以免這門獨特技藝失傳。
在劉淑芬的“旗袍世界”,最惹眼的就是一件紅色雕鳳的滿族旗袍。劉淑芬告訴記者,那是她為上海世博會專門手工縫製的一件滿族旗袍。“我爺爺就是做旗袍的,過去一直給宮廷做,那時候就是純手工製作的。”劉淑芬説,爺爺將這門手藝傳給了自己的父親,而父親又傳給了對旗袍從小就很癡迷的她。
劉淑芬説,正宗的清宮旗袍,從選料、下料到製作,每一道工序都很有講究。每一件旗袍的完成,她都會使用一把銅制的有上百年曆史的刮漿刀,這是她的一件“秘密武器”。
“傳統的方法是使用刮漿子的方式使旗袍邊固定,這種方法現代已經很少有人使用了。”劉淑芬説,在旗袍領口、衣襟、袖邊等處要鑲嵌幾道花條或彩牙兒,有的還要鑲上18道衣邊,這樣縫製的旗袍是最完美的。
一針一線縫製的古典滿族旗袍,也引來許多外國人慕名求購。曾有兩位美國老人專門找到劉淑芬,一次做了上百件旗袍。“她們給美國的家人做了很多旗袍,特意把家人的身材尺寸報給我,讓我儘快給她們做完。”
平日劉淑芬做一件旗袍,需要幾天的時間,而為了完成兩位美國老人的心願,劉淑芬日夜趕制,最終做完上百件旗袍,讓兩位老人滿意歸國。
如今年近6旬的劉淑芬只有兩個徒弟,大徒弟陳玉秋也近40歲。2007年,滿族旗袍製作工藝被列入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劉淑芬成為這一項目的惟一傳承人。“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想多收幾個徒弟,我惟一的要求就是他們要有對滿族旗袍的熱愛。”劉淑芬説,學作滿族宮廷旗袍,是需要“眼力”很好的,因為一針一線的縫製是頗費眼力的。
“製作這種傳統滿族旗袍的人,在全國已經寥寥無已。我不希望這門手藝失傳,希望能有更多心靈心巧的年輕人將其傳承下去。”身為滿族人的劉淑芬指著自己“旗袍世界”裏的件件旗袍説,爺爺留下的手藝,不會在她這一代失傳,她會將此技藝代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