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美術市場 >

書畫市場:打假與維權難題未解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8日 12:5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文化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編者按:每年“315”都會掀起一股打假熱潮,但是,呼籲多年的書畫打假卻未見太多的進展。一方面,書畫倣造、偽造的速度隨著市場的繁榮而加快,另一方面,造假的規模也從過去的個體涉足發展成團體作戰,乃至原料、設備和人馬的造假“一條龍”。贗品的大行其道,對藝術家、收藏者、藝術市場都構成了傷害。但由於法制不健全、維權成本高等原因,打假往往不了了之。加大書畫打假力度,維護健康的藝術生態迫在眉睫。

  故宮專家: 這些“名家”書畫全是贗品

  3月5日,在山東青島舉行的一場大型鑒寶會上,經來自故宮的專家們鑒定,市民們帶來的一堆齊白石、啟功和范曾等人的書畫全是假的。

  鑒寶會進行了一個多小時後,有位中年男子抱著些“大作”來了。他首先拿出了一幅署名齊白石的《蝦趣圖》,可是書畫鑒定專家單國強一看印章,就發現這幅畫是倣的。這名男子不甘心,又拿出了啟功和范曾等人的書法作品,單國強認真地甄別作品的字跡、材料和印章後,證明這些“名作”仍然是高倣的。

  “單老師,您看看這《康熙字典》是真的嗎?這可是祖傳的。”一名中年人急匆匆地抱著本《康熙字典》走了進來,這本字典的頁碼都已經泛黃,有四五指厚,單國強翻了幾頁説,這肯定不是清朝康熙年間的,因為在康熙年間還沒有出現篆體字,而在字典裏已經有了關於篆體字的章頁,經過甄別,單國強認為這本《康熙字典》可能是光緒年間的。

  “一看印章就知道是假的,並非啟功老先生的作品。”在看了幾件所謂的“啟功作品”後,單國強説,儘管有些是高倣,但還是能夠從印章等多處地方看出並非啟功作品,因為印章造假很難。很多人還帶來了徐世昌、高鳳翰和愛新覺羅溥佐等人的作品,但都被單國強否定了。

  當天上午,故宮博物院雜項鑒定專家劉靜和著名瓷器鑒定專家李宗揚也到場為藏友掌眼。多數市民説參加鑒定的寶貝是祖傳的,不知道真假,所以找專家鑒定一下,但是現場也不乏專業人士,主要是做書畫投資的,這部分人行色匆匆,鑒定完就走,拒絕接受採訪。“因為看走眼,把贗品當成了真品,花費了不少錢,專家一説是假的,心就像掉到了地下。”一位收藏者得知自己的藏品是偽作後,遺憾地説。

  有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藝術品交易額已高達550億元,中國藝術品市場邁入“億元時代”,然而在這一片繁榮之中,藝術品市場造假手法令人眼花繚亂。業內人士透露,在藝術品拍賣市場,常有一半的拍賣品是假貨,而一些中小拍賣行的贗品比例更是高達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