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我國民辦博物館建設升溫,數量快速增加、展品日趨豐富,但存在隱憂。
升 溫
民辦博物館近年發展迅速。據了解,目前各地文物部門登記註冊的民辦博物館有數百個。
民辦博物館的發展與各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文物資源富集度相關。經濟較為發達的東部地區,以及河南、四川、陜西等文物大省和內蒙古、雲南、寧夏等少數民族文物豐富地區,民辦博物館數量較多。
各地民辦博物館主要有兩種建館形式,一種是依託企業投資或建館者有其他産業支撐,如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的華茂美術博物館,由當地華茂集團投資建立,其設備設施、館藏規模、收藏特色和展示條件等,都不錯。
另一種是收藏愛好者自辦博物館,建設費用一般由辦館人自己承擔,如位於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的永寧書畫博物館,館長金也是位收藏愛好者,出於對書畫藝術的愛好,將自己20年來收藏的數千張字畫,利用其岳父家的土地,創辦博物館。
隱 憂
民辦博物館面臨“成長煩惱”。最大的問題是投資大、回報小,經營難以實現良性循環。
寧波市紫林坊博物館館長陳明偉説,自己的博物館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建設費用2200萬元,2008年9月開館後,聘用了9名工作人員,包括安保、水電、衛生等運行費用每年達70萬元,近兩年門票收入50萬元左右,如果不是自己辦有企業,用企業盈利進行補貼,博物館很難建設和運營。
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的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是陜西民間人士王勇超花費3億多元建設的,裏面陳列著王勇超20多年收集的3萬多件民俗珍品,如同一個特大的關中民俗風情博覽園。
據王勇超介紹,2009年博物院門票收入約1000萬元,但人員工資、水電費、維修費等開支達1500多萬元。為了保持博物館正常運轉,王勇超向親戚朋友的借款已達5000多萬元。
一些民辦博物館負責人説,由於民辦博物館很難獲得銀行貸款,政府部門沒有固定扶持資金,許多民辦博物館在門票收入不足情況下,只能靠辦館人自己貼錢維持運轉。
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民辦博物館在發展中存在困難和瓶頸,其中之一是普遍缺乏專業研究人員。舉辦者多是基於個人興趣、愛好進行收藏,展覽也多是依據自己力量設計和佈置,專業化程度相對較低。
另一方面,不少民辦博物館主要定位於較為單一的行業歷史、企業文化、企業産品、個人收藏展示,除了一些行業內部服務接待外,作為博物館應承擔的藏品保管、陳列展覽、科學研究、社會教育、公眾服務等難於全面開展。一些民辦博物館的展覽,僅僅是貨架式的擺放或羅列,展品缺乏必要信息,甚至充斥著大量的粗製濫造的仿製品,易誤導普通觀眾,不能真正實現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規 范
一些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博物館的意義在於保護並傳承文明,作為國有博物館有益補充,民間博物館在這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要使更多民辦博物館獲得可持續發展能力,需要加大對其的扶持力度。
全國政協委員呂建中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儘快研究並出臺民辦博物館的專項扶持政策,通過法律、法規、規章等方式,給民辦博物館在稅收減免、投資優惠、徵集藏品、接受捐贈等方面支持,扶持民辦博物館走上規範管理、良性循環、健康發展軌道。
王勇超認為,我國應儘快制定扶持和規範民辦博物館的法律法規,明確其性質、法律地位、落實促進舉措,為民辦博物館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針對專業人員缺乏問題,許多民辦博物館採取培養和引進相結合的方法加以解決。
浙江省博物館館長陳浩認為,民辦博物館可嘗試實行理事會制度,由多名自然人擔任理事,共同對博物館進行管理,擁有相同的權利和義務,從而實現對博物館的規範管理和科學決策,促進其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