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1日 11:4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文化報
修復後的公主冠飾
中德專家在精心修復
編者按:2010年12月14日至2011年1月14日,“百工千慧——中國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成果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行。西安理工大學曲江新校區發掘出土、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與德國專家共同完成修復的唐代公主李倕冠飾驚艷亮相。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一套復原的唐代冠飾,由其可以瞥見盛唐公主的奢華生活。
唐代公主冠飾整體“打包”至實驗室
2001年11月的某天,對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來説是個重要的日子。這天,在位於西安市東郊的西安理工大學新校區基建工地上,發現了一處大型墓葬群。至2003年,考古隊共在此地清理出墓葬182座,包括漢、唐、宋、元、明、清各時代的墓葬,其中唐代墓葬140座,佔了絕大多數。
震驚世人的唐代公主李倕墓,便是其中之一,它也是該墓葬群中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墓葬。據介紹,發掘時,地表並沒有發現明顯的土丘,然而,當用推土機剷平上層土壤後,眼前出現了墓道和墓室。專家們隨後對這座墓葬進行了發掘。
發掘出土的陪葬器物種類非常豐富,有金銀器、青銅器、彩繪陶器、瓷器、玉器、漆器、鐵器和鉛器等。尤其是當裝飾華麗的冠飾和服飾出土時,大家屏住了呼吸——
眼前的華美冠飾雖已破敗而顯得零落,但依然擋不住其光輝耀眼的風采。頭冠由綠松石、琥珀、珍珠、紅寶石、玻璃、貝殼、瑪瑙、金銀銅鐵等組成,很多金飾下還有翡翠鳥鮮艷的藍色羽毛,色彩絢爛,奢華至極,令人震撼。
這件寶物正是唐代公主李倕的冠飾。墓誌銘顯示,墓主唐公主李倕,字淑嫻,唐高祖李淵第五代後人,病卒於開元24年(公元736年),時年25歲。
值得慶幸的是,墓葬保存相對完整,沒有遭到人為破壞。然而,由於經歷了1200多年的歲月侵蝕,墓葬在歷史上多次遭水滲透、衝擊,頂部已毀,墓中原有遺物發生了漂移、浮升。比如,墓室中的壁畫已鮮見痕跡,只有少數區域殘存了一些顏色。物件的清理和保護難度較大,在考古發掘現場用直接提取器物的方法,可能會丟失許多原始而真實的信息。
因此,考古隊採取石膏固定、整體提取的辦法,把頭部飾件和身體飾件分別打包,搬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修復實驗室,進行“微觀清理髮掘”。實踐證明,李倕墓考古發掘現場的文物整體保護有效遏制了由於環境聚變而引起的各種脆弱材質文物的進一步損壞,實現了出土文物從考古發掘現場到實驗室的平穩過渡,這是公主冠飾這一結構複雜的古代工藝珍品得以復原的保障。
據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總工、唐李倕墓修復保護中方項目負責人楊軍昌介紹,整個冠飾重800余克,高42厘米,大大小小有370多個零件。“實際數量肯定超過了400件,好多已經風化掉了。”
“微觀清理髮掘”再現唐代公主奢華生活
由於各種佩飾的組合和復原並無原始資料可考,2009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舉行了一場論證會,請專家結合考古、歷史文獻資料的研究,給修復師提出參考意見和建議,並且決定在科學性復原的基礎上,對墓主人及服飾和所戴飾品做藝術性復原展示。同時,為了保證博物館展出效果和研究需要,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安工業大學精密光學測量研究所還聯合開展了對相關實物資料做三維激光掃描和計算機模擬再現工作。
整個冠飾的數百件飾件如何組合,它們之間有着怎樣的關聯?為了盡可能復原冠飾的真實面貌,在大規模清理、修復前,實驗室先用X光對整體“打包”的石膏包進行分析,以了解包內文物材質的屬性及分佈狀況等原始痕跡,然後借助於顯微鏡對文物表面進行細微的觀察。由於文物保護修復過程具有“不可逆性”,這次微觀清理髮掘採取“邊清理,邊記錄,邊復原組部件,遇到脆弱材質及時加固”的基本原則,每一步都必須留下資料。
打開石膏包後,從表面向下用竹籤、手術刀、毛刷等工具在顯微鏡下逐層清理。對於冠飾來講,最重要的是冠飾零部件的相對位置及整體結構,所以,每層的清理,都要從不同角度進行拍照、繪圖,而且還要做詳細的文字記錄,以避免原真信息的丟失。然後,再將所有組部件取出,再繼續往下清理,直至所有組部件被清出為止。
據介紹,頭冠許多黃金部位的表面,都鑲滿了0.1毫米至0.15毫米的金珠,這些金珠要在顯微鏡下才能完全看清。楊軍昌表示,這種金珠工藝屬於美化工藝,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目前這種工藝在中國已經很少了,加之大量綠松石的使用,使得冠飾帶有西域風格。
2010年2月,經過一年半修復後的李倕公主冠飾面世。其修復充分體現出了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此次修復公主冠飾的工作方法與實踐,為同類文物的保護修復提供了參考。
楊軍昌透露,他們已經給公主李倕的遺骨拍了CT,按照比例來説,她是一個身高大約在1.6米左右的年輕女子,“可能還很漂亮,牙齒整齊,很美”。另外,有關部門在準備給其做人像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