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美術市場 >

中國買家成就亞洲最貴藝術品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30日 17:37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買家在藝術品市場上創造的“天價奇觀”一次又一次地衝破人們想象的極限,就在有人還糾結于4.368億元人民幣成交的《砥柱銘》是否“真實”的時候,又有人花5.5億元人民幣買下了一個乾隆瓷瓶。這一次,全世界都被驚著了。

    班布裏奇的奇跡

    班布裏奇(Bainbridge)是英國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地區性拍賣行,成立不過30年,主要業務是遺産拍賣,此前它的最高拍賣紀錄來自於兩年前成交的一件中國明代瓷器,成交價為10萬英鎊。但現實是,班布裏奇讓佳士得、蘇富比這樣的頂級拍賣行都黯然失色。

    倫敦時間11月11日,倫敦郊區小鎮博羅,在班布裏奇舉行的一場小型拍賣會上,一件估價只有80萬~120萬英鎊的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最終以5160萬英鎊(含佣金,約合人民幣5.5億元)的天價成交,超過估價50倍。這件瓷瓶不僅由此成為了最貴的中國藝術品,也成為了最貴的亞洲藝術品。

    這只粉彩鏤空瓷瓶製造于中國乾隆三十年(1740年)左右,鑒定專家認為是無疑的官窯品,而且極有可能陳列于中國的皇宮。整個瓷瓶高約40.64厘米,採用雙壁設計,透過外層大瓶可以看到內層的小瓶。口型為黃色喇叭口,卵形的瓶身有4組螺旋形裝飾,每組都漆有魚戲水的圖案,瓶頸有“吉慶有餘”字樣。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以乾隆時期最為鼎盛,而這件瓷瓶可以説是巔峰時期的“巔峰之作”,因為它幾乎囊括了乾隆時期最複雜的工藝,而且歷經十幾道工序,多種釉色地、內繪青花、外畫洋彩、琺瑯彩、粉彩,另外還有描金、鏤空、轉心、浮雕、淺刻……

    目前,除了台北故宮有一件類似藏品外,已經現世的僅此一件,更為重要的是,該瓷瓶的保存狀態非常良好,歷經幾百年,實屬難得。

    在剛剛結束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一件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最終以2.5266億港元(約合2.16億元人民幣)成交,當時創下了中國瓷器拍賣新的世界紀錄。“如果和那件葫蘆瓶相比,這件粉彩鏤空瓷瓶也算物有所值了。”一位北京的古董收藏家王先生告訴《中國經濟週刊》,他也參與了這場激動人心的爭奪戰,“太刺激了!”他説。

    不過,在藝術圈和收藏圈內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見。收藏家馬未都就認為:“盛世時的審美都是艷俗的,這件花瓶當然也不能免俗,一眼望去就剩漂亮了。”

    “這是一件近乎完美的工藝品,豪華而繁縟的工藝和拼接非常難得,但是其作為藝術品的藝術價值究竟有多高就見仁見智了,我個人感覺它艷麗有餘但缺乏純粹的美感。”一位文物鑒賞家對《中國經濟週刊》表示。

    買家願拿瓷瓶換《砥柱銘》

    博羅位於倫敦西郊,這個安靜的小鎮可能從來都沒有迎來過這麼多中國人,幾乎中國所有的藝術品大買家都聚齊於此,“能飛過去的就飛過去,實在去不了的,也都辦了電話委託。”王先生説。

    從英國媒體刊發的現場新聞圖片來看,在簡陋狹小(據現場買家稱不足100平米)的班布裏奇拍賣會現場,競拍者幾乎全部都是華人面孔。這只瓷瓶的拍賣持續了半個多小時,基本上都是中國人之間在互相競價,而且爭搶非常激烈,以至於後來都以100萬英鎊的幅度進行加價。最終,一位神秘的電話委託買家得償所願。

    從來沒有見識過如此陣勢的班布裏奇拍賣師激動得連拍賣槌都敲壞了,而瓷瓶的委託人之一也差點休克在拍場上,一度被人扶出拍場呼吸新鮮空氣才恢復意識。

    事實上,在這只瓷瓶拍賣之前,班布裏奇並沒有像佳士得、蘇富比這樣的大型拍賣公司那樣做什麼宣傳,甚至連拍賣圖錄都沒有印。“可很多中國買家早就瞄上它了。”王先生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