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美術市場 >

華僑捐贈國寶熱情高 專家提醒警惕市場炒作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6日 14:52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是圓明園遭逢火劫的150週年紀念,激發人們對圓明園流失文物的關注的同時,一時所有流落海外的國寶級文物的下落,也牽動著中華兒女的心弦。在促成國寶“回家”的力量中,有一支由華僑華人為主體的“海外軍團”。

    “海外軍團”頻頻發力

    2010年10月,廣東東莞市正在籌建中的“資福寺”佛教文化博物館,迎來了一批國寶級厚禮:中國歷朝皇帝祭天祈福所用的漢白玉生肖12座;國內最全、最有價值的唐卡108張;國內道教最古老、最權威的道像——“三清”神像……這些寶物中任何一件均價值連城。

    這些國寶全由一名旅英華人捐贈。他就是收藏界鼎鼎有名的“捐贈奇人”——趙泰來。多年來,他已向中國捐贈了古代藝術品6萬多件,據説總價值超過8億元人民幣。

    中國人向來以源遠流長的歷史文明而自豪,而由於近代以來的社會動蕩,無數的珍貴文物流落海外。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自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海外,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100余萬件,且這些流失文物大多散落民間。剛“回家”的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就是英國兄妹在父母舊宅角落中發現的。讓文物儘快“回家”,已成為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共同夙願。

    由於文物回歸交織各種複雜利益,現階段依法追索面臨著很大難度,因而民間購買和捐贈成為文物回流的重要補充方式。在國家文物部門財力有限的情況下,相對市場信息暢通和經濟殷實的海外華人,成為推動文物回流的主力軍。

    當中華兒女關注著流落文物的命運時,華僑華人用行動掀起捐贈文物的熱潮。

    2002年,英籍華裔陳俊將一件八國聯軍侵華時英軍從北京皇宮搶走的明代琉璃製品捐回中國政府;2004年,美籍華人歷經艱辛讓“龍門石窟古陽洞高樹龕釋尊佛頭”回到原位;2009年,范季融、胡盈瑩這對旅美華人夫婦將9件“國寶級”文物秦公晉侯青銅器捐贈給中國,並榮獲“文化交流貢獻獎”——中國政府為中國文化交流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國外及港、澳、臺友好人士所頒的最高獎項……

    一擲千金拳拳之心

    2006年初,旅美華人鄧芳偶然在網上看到幾家美國古董店在出售大量中國漢代文物。那些氣韻高古、情態傳神的編鐘和陶俑牽動著鄧芳的心弦。與賣家取得聯絡,得知法律索回無望時,她和丈夫范世興想到了通過民間籌款將其回購的辦法。他們廣發倡議書,呼籲海外華人“盡匹夫之責,送國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