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資訊 >

塗鴉的中國式蛻變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9日 17:41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98外墻上“擰巴”的英文字母、誇張調皮的肖像,讓來來往往的人漸漸認知了塗鴉這種藝術形式。如果你認為塗鴉只是亂涂亂畫,那就大錯特錯了。一位策展人Howard Rutkowski曾説,“塗鴉藝術絕不僅僅是在街頭墻上做創作,它是一種文化形態,這種文化形態逐漸滲透到文化的各個領域,同時也使塗鴉藝術注入許多新的活力。”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欣賞塗鴉?如何讓塗鴉給我們的城市和生活帶來更多驚喜和精彩呢?

  塗鴉參與者

  自稱是作家而不是畫家

  20世紀70年代的紐約黑暗、骯髒、危險而且破落。找不到發泄創造力和想像力渠道的年輕藝術家們將作品帶到街頭和地鐵站,城市成了他們的畫布,這也是紐約塗鴉藝術的起源。

  “還記得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看到地鐵車廂上的塗鴉時,覺得很有意思,我不知道是誰創作了這些東西,但我知道應該參與其中。”美國著名塗鴉藝術家Daze説,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在不同環境下,還在問著同樣的問題,並且帶著問題加入塗鴉行列。

  身為第一批美國塗鴉藝術家的Daze認為,塗鴉的本質在於自我表達。塗鴉藝術家更喜歡稱自己為Writer(作家),而不是“畫家”(Painter),“如果真要界定我的身份,我更願意説自己是一個創造者,一個通過這項藝術創作東西的創造者。”

  塗鴉發展

  登上畫布 走進美術館

  1980年,紐約的“時代廣場展覽”正式宣告了塗鴉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出現。1982年曼哈頓島西德尼賈尼斯畫廊首次展示了紐約城市藝術家的作品,展覽標題就是“塗鴉展”。塗鴉作品開始進入畫廊和美術館。

  盧迎華是一位策展人,他認為塗鴉的創作地點和行為模式對塗鴉藝術的發展至關重要,“美國早期塗鴉藝術家會在火車上創作,他們會等火車來,然後進行創作,再被清洗掉,就像一個遊戲過程。塗鴉始終是藝術家用來表現生活態度的一種方式,其中還加入了反叛精神。當美術館把它帶入藝術殿堂消費時,到底是在消費形式還是在消費態度,值得我們思考。”

  塗鴉方式

  寬容對待塗鴉精神

  創作平臺的轉變也帶來創作方式的變化,“我在畫布上創作第一個塗鴉作品是在1986年,那時我會去紐約地鐵創作,也嘗試著在工作室創作。其實當時藝術界對這種藝術形式很感興趣,但他們非常質疑當這種藝術進入畫廊之後,會不會喪失作品的精神。”Daze比較了兩個媒介,“在工作室是一個學習、研究、思考的過程,畫布作品表達的情感更加細膩。而在戶外,更多是體力上的消耗,同時要迅速做一些決定。兩種創作方式有不一樣的精神狀態,但都很有意思。”

  同為塗鴉藝術家的孫宇坤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從塗鴉進入畫廊那一刻起,它的生命已經走向完結,“我認為塗鴉的承載媒介就應該是城市,當它被放到畫布上,讓觀眾到畫廊看時,我想它已經喪失了一種精神。但我認為沒有必要過分強調塗鴉精神和形式的關係,對待塗鴉就是一種寬容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