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畫廊 >

許江:我就是那秋葵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4日 12:37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浙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許江油畫作品《晚風為誰而追》

    浙江省文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用了六年時間在畫布上“種”一片向日葵園。它去過北京,去過廣州,去過上海。

    如今,葵園回“家”了。

    從10月15日開始,中國美術學院和浙江美術館將聯合推出“國美之路”大型系列展覽,其中包括“致葵園——許江作品展”、“東西貫中——吳冠中大型藝術回顧展”、“國美之路——林風眠師生聯展”等三大展覽。

    這樣的聯展,備受關注。在文化建設欣欣向榮的當下,通過中國美院師生群體的一個個案,追溯和回顧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的發展歷程,我們將認識到:無論是過去的“東西調和”,或是今天的“本土重建”,回溯歷史積澱,呼喚今日藝術創作,歷史孕育當下,當下將塑造未來。

許江站在雕塑作品《共生會否可能》前

    葵原遠望

    秋天,湖畔長橋,將樹起一片巨大的葵林。葵盤溫黃濃艷,整齊地朝向湖心。這是藝術家心中的葵園。10月15日至11月12日許江將在浙江美術館舉辦的“致葵園”。此前,許江曾在北京、廣東、上海舉辦過個展,但在浙江還是首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展出分為青雲、野風、秋聲、致葵園四部分。除展出油畫、雕塑、水彩等近年的200余件作品,還將出版畫冊《致葵園:許江作品集》以及《拆解與重建》、《大學的望境》、《遠望者日記》等3本學術論著,立體呈現許江在文化建設、教育以及藝術創作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有人説,向日葵是許江的心靈圖騰,這話一點不為過。

    在許江的畫室裏,滿目全是向日葵。

    依墻聳立的油畫向日葵,煢煢孑立的雕塑向日葵,水彩畫向日葵,影像向日葵。如若斜陽下,依稀秋風過,仿佛水雲間。秋葵,雪葵,春葵;蠟葵,鐵葵,銅葵。

    所有這些葵,有風骨,有悲慨,有滄桑,卻迥然不同於梵高筆下黃艷到令人眩暈的夏日向日葵。許江説, “葵”是他們這輩人的心靈象徵,生於上世紀50年代的人們,把葵看成自己,唱著《向陽花》,想象著某種神聖的忠誠:就像向日葵,總是向著太陽生長。

    南方沒有葵原,有的只是墻角的三兩株。許江記憶裏,或想象中的葵,總是零星的金燦燦。直到2003年,在馬拉馬拉海的土耳其平原上,驀然置身於一望無垠的葵原。那葵,與大地同色,風燒火燎一般,熠熠然閃著銅光。秋夏倏忽,在極盛和衰敗之間,葵們守著一場輝煌老去。

    目睹一場隆重的集體儀式,許江似乎找到了一種可以無限傾訴的對象。這不正像“向陽花開的一代人”麼,激情燃燒的歲月已然遠去,就像秋後的老葵,觸目的濃艷變成了沉甸甸的重,頂著某種人生表情,漸漸老去卻愈發單純、愈發濃厚。

    許江説,“我就是那葵園中的葵,我畫的就是自己。我的葵雖然苦難,但不頹廢,內在有堅強不屈的東西。這正是我們這一代人生存的東西。”余華曾經來過畫室,感慨萬千,“很多年過去了,終於有一個人讓我們的向日葵復活了。”

    從“世紀之弈”的棋局藝術開始,經歷了城市廢墟藝術,再到葵園系列。許江的藝術歷程從天空的俯瞰,回歸到真實的大地,他逐漸擺脫俯望大地的蒼涼與沉鬱,轉向天地的生機開放。

    在現代藝術視覺中,如何在人和世界、歷史之間重新建立一種直接嚴肅的關聯,並讓這種關聯活在某種生生不息的意象之上,許江用自己的藝術人生塑造了這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