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9日 14:4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安在線
“曹操墓”真假之辯沸沸颺颺。撇開虛假繁榮的表象,可以看到在“弘揚傳統文化”旗號的背後有一個推手
撇開安陽“曹操墓”的真假不説,單就當地政府對“曹操墓”的運作來看,其逐利衝動可謂一目了然。先是發掘前就高調宣傳。在考古工作沒有做完,不少發現仍然存疑的情況下,就忙著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發現“曹操墓”。緊接著又宣佈9月1日開始接待遊客,票價60元。這樣的草率與浮躁,這樣的急功近利,怎麼能打消民間的疑慮,也難怪網友們懷疑,這其中是否隱藏著什麼貓膩?
“逐利衝動”對於文物保護和開發來説,如同一根魔杖。在這根魔杖指揮下,“怪現象”層出不窮。泗縣釋迦寺建於北宋年間,距今有900餘年歷史,是全國為數不多的以釋迦命名的寺廟。為開發地産,開發商不惜將列為該縣首批文物保護單位的釋迦寺毀壞。江蘇鎮江13座宋元糧倉雖有入圍“200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護身符”,但無濟於事,最終被毀於叫做“如意江南”的樓盤開發中。在湖北鄂州,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東晉時期的城隍廟,同樣面臨被開發商拆除的命運。而另一方面,歷史文化名人故里之爭卻如火如荼。前段日子“七夕節”所引發的“牛郎織女”故事,發源地問題一直在河南魯山、山西和順、山東沂源和陜西等地爭執不休。甚至西門慶這樣的反面人物、孫悟空等虛構的人物,都有不同地方來爭“故里”。 “有利爭名人,無利毀故里”,一邊拼命往自己名下搶,一邊毫不吝惜地毀壞,看似吊詭的現象,其實都是在“逐利衝動”這根魔仗指揮下的必然結果。
逐利衝動和官員扭曲的政績觀是當下文物保護最大的災難。文物是一個民族共同的記憶載體。對古人留下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敬畏,最急迫的是保護,適當的開發,也應該是為了更多人有機會分享。不是什麼都可以拿來換錢的,賺錢和發展經濟,也不是文物遺跡的主要職能,更不能因此任意篡改甚至毀掉祖宗的遺産。逐利衝動下“文物保護”早已異化為攫取經濟利益和政績的籌碼,早已背離了公共文化的要義。當文化古跡用以兌換成多少現實的利益和可觀的政績時,文物身上所具有的歷史光環和文化尊嚴就會立刻褪去。
“我們沒有理由把祖先的遺産當商品對待,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傳承人類文明”,埃及文物管理委員會第一主席穆巴拉剋夫人所説的這番話,或許正是我們今天在文物保護中所缺失的。我們唯有真正從思想觀念上轉變對文物不切實際的看法,著眼于長遠利益而不是眼前利益,著眼于文化和文明傳承,而不是掉進功利主義乃至被政績主導的陷阱中,才可能讓古人留下來的遺産不再蒙羞,才不會招致後世投來的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