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8日 16:07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工人日報
“牛郎織女”變商業噱頭 別讓世俗之爭玷污美麗傳説
千百年來,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它寄託著人們對衝破世俗觀念、擁有美好愛情的嚮往,其象徵意義遠遠超越了它的地域屬性,如果刻意追溯發源地,則顯得多餘。
牛郎織女傳説的文化味道很濃。譬如,“玉鏡人間傳合璧,銀河天上渡雙星”的新婚對聯,還有膾炙人口的地方戲曲《天河配》、《鵲橋會》等等,足見其“愛情文化”輻射之寬泛與深遠。
|
進入現代信息社會,文化傳承的媒介多了,手段也更加豐富了。比如,山東沂源就不惜重金打造“牛郎織女景區”,而山西和順也不甘示弱,近幾年力塑 “牛郎織女”文化品牌。特別是今年“七夕”,兩地竟然不約而同地發行了《牛郎織女》特種郵票。可讓人遺憾的是,熱鬧喧囂的“牛郎織女”文化品牌,總讓人覺得多了些商業氣息,少了些文化味道。
由此不禁聯想起日前甚囂塵上的“端午之爭”、“趙雲故里之爭”、“孫悟空故里之爭”.這些爭議若是僅限於民間或學術爭論也倒罷了,事實上每每看到一些地方政府“赤膊上陣”、“大打出手”。更讓人不解的是,就連西門慶居然也成了爭搶對象。這真是應了網友所言:“哥爭的不是故里,是政績,是遊客,是銀子。”
地方政府保護和開發當地文化資源是好事,但不能帶著純功利心態進行過度包裝和盲目開發。正如牛郎織女傳説,它所表達的原本就是人們摒棄世俗功利、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如果借其進行功利炒作,豈不是壞了牛郎織女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