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壇宗師、“元四家”之首黃公望晚年的傑作,
也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筆,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該畫于清代順治年間曾遭火焚,斷為兩段。前半卷被另行裝裱,重新定名為《富春山居圖 剩山圖》,現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被裝裱後則定名為《富春山居圖 無用師卷》,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
2010年3月14日上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兩會”記者招待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到了《富春山居圖》,希望分藏兩岸的《富春山居圖》能夠合一展出。溫總理的話引起了海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使得這幅畫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潛心書畫終有所成 八旬翁成就傳世名畫
《富春山居圖》為紙本水墨畫,和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唐閻立本的《步輦圖》、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明仇英的《漢宮春曉圖》等畫作,一起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黃公望(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江蘇常熟人,是一個頗為傳奇的人物,他的一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半生做吏,50歲以後做道士。黃公望小時候父母雙亡,成為一個孤兒,後來被過繼給一位被人們尊稱為“黃公”的老頭。黃公看他聰明伶俐,特別喜歡他,就説“吾望子久矣”,因此給他取名為黃公望,字子久。
黃公望擅長書法、通音律、善詩詞,小時就有大志。南宋滅亡後,文人的地位一落千丈。直到中年,他才在浙西廉訪司當了一名書吏。後來上京到都察院,仍做書吏,經辦田糧雜務。他的上司張閭是個貪官,就在元朝恢復科舉那年,張閭案發,46歲的黃公望也受到牽連,被誣入獄。
出獄後,黃公望心灰意冷,做了道士,改號“大癡”,從此雲遊四方,以詩畫自娛,並曾靠賣卜為生。《六硯齋筆記》中説,“黃子久終日只在荒山亂石叢木深筱中坐,意態忽忽,人莫測其所為”;《虞山畫志》説他“每月夜、攜瓶酒。坐湖橋,獨飲清吟。酒罷。投擲水中。橋下殆滿”。
黃公望的學畫生涯起步較晚,然而他繪山水必親臨體察,畫上千丘萬壑,奇譎深妙。其筆法初學五代宋初的董源。巨然一派,後受趙孟熏陶,善用濕筆披麻皴。黃公望擅長畫山水,多描繪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淺絳風格為主。
黃公望在作畫之餘,留有著述,如《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皆為後世典範之學。他的作品存世不多,如今留在世間有年代可考的畫作只有7幅,全是他70歲以後創作的作品,其中最好也是最出名的當屬《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為和尚無用禪師所繪的,始畫于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于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完成,此時黃公望已經81歲。他以長卷的形式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峰巒坡石,樹木蒼蒼,疏密有致地生於山間江畔,村落、平坡、亭臺、漁舟、小橋等散落其間。黃公望以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錶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
董其昌評價《富春山居圖》説:“展之得三丈許,應接不暇。”此畫確給人咫尺千里之感,無論佈局、筆墨,還是以意使法的運用上,皆使觀者不能不嘆為觀止。正如惲南田所説:“所作平沙禿峰為之,極蒼莽之致。”董其昌還曾説,他在長安看這幅畫時,竟覺得“心脾俱暢”。
黃公望在《寫山水訣》中曾介紹自己是如何創作的:“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于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模寫之。”為了創作《富春山居圖》,他在“領略江山釣灘之勝”時,“袖攜紙筆,凡遇景物,輟即模記”。畫中所題文字表明,他為完成此畫而潛心觀察、揣摩費時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