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殘疾人的人權保障

  根據1987年抽樣調查推算,中國大陸目前約有5164萬殘疾人,佔人口總數的5%。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的權利問題,對殘疾人給予特別扶助和保護,以減輕或消除其殘疾影響和外界障礙,保障他們的權利的實現。

  中國憲法規定,國家保障殘疾人同健康人一樣享有公民權利。1990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以“平等”、“參與”、“共享”為宗旨,一方面規定殘疾人享有與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並保護其不受侵害;另一方面規定採取輔助方法和扶持措施,發展殘疾人事業,促進殘疾人在事實上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物質文化成果。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婚姻法、繼承法、選舉法、兵役法和義務教育法重要法律,都有保障殘疾人權益的專門規定。

  中國政府制定了保障殘疾人權益的相應政策、條例和規定。例如,《中國殘疾人事業五年工作綱要》、《關於發展殘疾人教育的若干意見》、《全國殘疾人三項康復工作實施方案》、《關於殘疾人個體開業給予免徵稅照顧的通知》、《關於對社會福利生産單位免徵稅問題的通知》等。部分省、直轄市、自治區權力機關制定了保障殘疾人權益的地方性法規。許多地方政府制定了給予殘疾人優惠、扶助和照顧的具體規定。

  為保障殘疾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中國選舉法明確規定,因殘疾不能寫選票的,可以委託他信任的人代寫。對於精神殘疾和智力殘疾而不能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者,須經醫院等有關部門的鑒定和選舉委員會確認。

  中國法律保護殘疾人的財産權和其他民事權益。對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殘疾人,法律規定了合格監護人的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還對缺乏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的殘疾人財産繼承權,作出了詳細而具體的保護性規定。

  為了保障殘疾人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平等權利,中國法律規定,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喪失勞動能力或無獨立生活能力的殘疾人,有要求負有撫養、贍養義務的家庭成員撫養或贍養的權利。殘疾人的法定撫養人必須對殘疾人履行扶養義務。

  為了保障殘疾人的權利,中國政府和社會組織在殘疾人的康復、教育、勞動就業、文化生活、福利、環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中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歧視、侮辱、侵害殘疾人;禁止虐待和遺棄殘疾人;對於利用殘疾人的殘疾,侵犯其人身權利或者其他合法權益,構成犯罪行為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從重處罰。對觸犯刑律的殘疾人,充分考慮到他們在智力上、精神上或生理上對自己行為所能負責的程度,規定免予刑事責任或者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法律還對殘疾人特別是精神或智力殘疾者在參與刑事、民事、行政訴訟活動中的訴訟權利給予特別保護,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

  1988年3月,經中國政府批准,成立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它代表各類殘疾人的共同利益,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努力為殘疾人服務。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按照全國行政區劃建立了各級地方組織。全國除台灣省外,所有的省、市、縣均建立了地方殘疾人聯合會,約有三分之一的鄉鎮、街道和殘疾人較集中的工廠,建立了基層殘疾人協會。各級地方殘疾人聯合會協助地方政府管理和發展殘疾人事業,為保障殘疾人的權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近幾年來協助政府辦了五件實事:制定和實施《北京市殘疾人保護條例》;動員社會舉辦弱智兒童培訓班、聾兒聽力語言訓練班、精神殘疾工療站等近百個,建立了多層次的社區康復網絡;協助政府發展特殊教育,已辦盲人學校1所、聾啞人學校4所、弱智兒童學校6所;組織城鎮殘疾人勞動就業,就業率達90%;對全市五類殘疾人進行了普查登記,建立檔案,並對殘疾兒童的致殘原因作了調查,提出了預防措施。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迅速,成就巨大,全國統一的殘疾人組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為了幫助殘疾人恢復或補償功能,增強其參與社會生活和享受各種權利的能力,1988年國務院批准了《全國殘疾人三項康復工作實施方案》。政府和社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展白內障復明、小兒麻痹後遺症矯治和聾兒聽力語言訓練三項康復工作。三年來,完成白內障復明手術50萬例,有效率達99.76%。完成小兒麻痹矯治手術16萬人次,有效率達98.7%,使大批青少年患者改善了肢體功能,升了學,就了業。對一萬名7歲以下聾啞兒童進行語言訓練,顯效率80%,一部分聾啞兒童康復後進入普通學校讀書,有的聾啞兒童在全國少年兒童詩歌朗誦比賽中獲一等獎。殘疾人聯合會和各級衛生部門每年派出多批醫療隊,深入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山區,在困難條件下對白內障、小兒麻痹患者就地實施康復醫療,取得巨大成績。全國城鄉正在建立社區康復網絡。目前,城鎮已建立基層社區康復站(點)2300多個,殘疾兒童寄託所、訓練班750多個,精神和智力殘疾人工療站1300多個。瀋陽市沈河區的16個街道辦事處,建立了殘疾兒童學前班、寄託所、弱智兒童訓練班、殘疾人康復站、福利廠、婚姻介紹所、殘疾老人服務站、社會保險基金等服務系列。

  中國政府為保障殘疾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大力發展殘疾人教育。國家建立了以在普通學校附設特殊教育班和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幹的殘疾人度務教育新格局。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70個地區、市制定和實施了地方的殘疾人教育發展規劃。近三年來,各類特殊教育學校每年增長20%,普通學校附設特殊教育班每年增長一倍,在特殊教育學校(班)學習的盲、聾、弱智學生每年增長30%。接受高等教育的殘疾人越來越多。近兩年來,僅參加高等自學考試取得大專文憑的殘疾人就達4700名。

  中國政府重視殘疾人職業教育。建立了28所殘疾人職業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學校普遍開設了職業技術課。國家在洛陽、西安、南京、太原等市開辦了盲人按摩醫療專科學校,各省市也分別舉辦培訓班,培養了大量盲人按摩醫療人才。上海市聾啞青年技術學校設有木工、金工、美術專業,畢業學生遍佈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許多人被評為助理工程師、工程師。

  國家採取優惠政策發展殘疾人教育。中國財政部門設立特殊教育專項補貼經費。除對接受義務教育的殘疾學生免收學費、設立助學金外,還設立了殘疾人自學成才獎金,鼓勵和扶持殘疾青年自學成才。

  中國政府支持興辦大量的福利企業,安排殘疾人就業,對福利企業在生産、經營、技術、資金、稅收、銷售等方面給予全面扶持。在國家優惠政策扶持下,福利企業迅速發展,由1979年的1022家增至1990年的4.2萬家。殘疾人在這些企業就業人數,八十年代平均每年增加6.7萬人,現達75萬人。除福利企業安置以外,國家機關和其他企事業單位也吸收部分殘疾人就業,並鼓勵殘疾人個體開業。目前,中國城鎮16—59歲的殘疾人有518萬人,已就業約260萬餘人,就業率為50.19%;農村16—59歲的殘疾人為1701萬人,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等勞動的約1030萬人,在業率為60.55%。

  各級政府文化部門積極組織、扶持殘疾人文化、體育、娛樂活動,豐富殘疾人的精神生活,保障殘疾人享有平等的文化權利。目前,全國有殘疾人活動場所1770個,靈活多樣地開展殘疾人書畫、攝影、集郵、田徑、球類、棋類、文藝演出、知識競賽等活動。1983年成立的中國傷殘人體育協會,加入了7個世界殘疾人體育組織。在多次傷殘人國際比賽中,中國殘疾運動員贏得近400枚獎牌,創數十次世界紀錄。

  政府通過扶助、救濟、補助、供養、保險和特別照顧等多種福利措施,保障和改善殘疾人的生活。對於約140萬勞動能力、無法定撫養人、無生活來源的殘疾人,在農村實行“五保”(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或建立福利院集體供養;在城鎮實行定期救濟或在福利院集體供養。全國城鄉現有各種福利院4萬個,其中收養殘疾人約8萬人。各級政府在殘疾人的勞動、教育、醫療、生活、文化娛樂等方面,普遍採取優惠和減免稅、費等措施。殘疾人專用的必須進口的物品和設備,減免進口關稅。盲人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電車、地鐵、渡船。

  政府和殘疾人聯合會十分注意採取各種方法消除對殘疾人的歧視與偏見,形成尊重和幫助殘疾人的社會環境。各地開展了“社會為殘疾人、殘疾人為社會”的殘疾人活動日、助殘日、人道主義宣傳周活動,有上千萬人參加。全國1000多萬少年兒童參加的“紅領巾助殘活動”已歷時五年。各地深入開展“建殘疾人之家、做殘疾人之友”活動。國家規定每年5月19日為法定的“全國助殘日”。

  目前,方便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無障礙設施正在中國各地逐步建立和增多。北京、深圳、上海、瀋陽、廣州等城市的一些街道、商店、旅館、劇場、圖書館及機場等公共場所,都已改建和設置方便殘疾人通行的坡道、扶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