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紅人成“公知”改善空氣質量路漫漫
解説:從2011年開始,貝志城每天在微博上發佈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PM2.5指數,他還到各個工業城市參加測試空氣質量等環保活動,並把一些他研究的最新成果發在自己的微博上。有人稱他是個“公知”,他則不以為然,他説,能影響並改變周圍一些人的偏見,這才是讓他覺得最有成就感的地方。
貝志城:那時候我被當作精神病,就會説“一毛”這個人呼吸空氣都要是過濾的。
主持人:現在對你都是膜拜的吧。
貝志城:然後説這話的人在去年打電話問我説,我也想買凈化器,該買什麼牌子,所以這是一個觀點的變化。
解説:在貝志城等一些公益人士的推動下,很多人知道了PM2.5的概念,甚至現在PM2.5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熱詞,這是貝志城始料未及的,欣慰之餘,他也在和政府、民眾的互動中意識到,但要在短時間內解決空氣污染問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貝志城:我認為政府應及早地嚴格貫徹好“國Ⅳ”標準,在北京嚴格地執行“國Ⅴ”標準。那麼大家加油多花一些錢,車檢嚴格,不是你給點錢就可以混過去。然後還有河北等地方的這個工廠(排放)嚴格治理,我相信北京空氣質量是能夠有一個非常大的明顯改善的。所以我覺得對於民眾來講,第一是保護好自己,第二是應該發揮自己的力量,跟政府形成正向的互動,更多的去敦促使這個環保(向好的方向)前進。
政府百姓齊努力改善空氣質量指日可待
解説:民間呼籲治理空氣污染的聲音在貝志城等環保人士的推動下不斷放大,得到官方的高度重視,信息也逐漸公開透明化。其實在治理空氣污染的問題上,政府很早就開展工作了,並有很多專家在研究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之策。原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就是這樣一位環保專家,他對霧霾問題有過多年的調研和整治,並曾在不同場合呼籲政府應將老百姓迫在眉睫的空氣污染問題治理好。
李毅中:我覺得現在應該是做艱苦細緻的工作來加快步伐,把這個問題實質問題搞清楚,然後加以治理。除了對尾氣的治理以外還有根本上的兩個方法,就是生産工藝的改進,比如説燃燒,你可以富氧燃燒,它叫做少氮燃燒,富氧燃燒你空氣中的氮氧有一定比例,如果富氧燃燒將生産出來的氮氧化物就少了,這是生産工藝的改進。還有一個是佈局和結構的調整。霧霾最嚴重的就是東部,人口稠密區,人口稠密區就不要再建火力發電(廠)了。
解説:現在從政府高層到民間人士都很關注PM2.5指數了,北京、上海等地的環保部門每天都會發佈空氣質量信息,老百姓也更關注自己身邊的空氣質量了。對於政府和民眾在其中各自需要承擔的責任,作為一個資深環保研究者,貝志城説,關注環保這麼多年,不管遇到過怎樣的困難,但他從來沒有灰心過,那就是對中國環保的希望。
貝志城:我覺得應該以一個十年為單位吧,就是一個十年內如果政府足夠的重視,因為我自己上個月剛去了趟奧地利,在火車上碰上一家美國人,就聊到北京的污染了,後來那美國人就説,我們八十年代的時候住在費城,説那裏的空氣也很可怕,他説十年(的時間)就變化得非常大。空氣(的問題)他説你們只要是真正重視起來以後,這個改變的時候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