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美好的夢想就是美麗人生的源頭活水。自1987年9月進入平昌師範學習以來,吳文興的心中就有一股清澈的活水在奔騰不息,這股活水就是他一生引以為自豪的“做一名優秀農村教師”的夢想,他為她努力地奮鬥著,他憧憬著有那麼一天夢真真實實地圓在自己的面前,10000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辛和心血終於換來了讓人民滿意的可喜成績,他的各種獲獎證書以及發表論文的書報裝滿了一個大櫃子,被人們稱為“對學生‘有情’對家人‘無情’的農村‘傻子’教師”。他的夢想正在悄悄的圓在他的眼前,他的人生正在漸漸的美麗起來,他高興,他驕傲,回想過去,一幕幕難以忘懷的情景清晰的浮現在他的腦海裏......
———自願選擇邊遠村小,嘔心瀝血獻青春———
1990年8月31日淩晨,吳老師背著米、被蓋等生活用品,從白衣老家步行30余公里來到當時比較偏遠的平昌縣岳家小學。他到校長那裏報到,校長問他有何打算?他只説了一句:到最邊遠最艱苦的地方去鍛鍊。校長告訴他,民主村小山高路遠,派老師去,都不願意,你去嗎?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到民主村小,連午飯都沒有吃,一個人背著東西一邊問一邊走。在途中,他遇到了一位正往街上去的中年教師,通過交談,中年教師明白了他的想法,勸他説:“中心校條件好一些,容易出成果,個人問題也好解決,你怎麼選擇民主村小,那是我們這裡最邊遠、最偏僻的村小?你不知道在村小工作是多麼寂寞、多麼孤單、多麼艱難啊!我是真的不願意看到你這麼優秀的人才被村小落後的條件給埋沒了啊!我勸你馬上返回找校長,要求留在中心校工作,否則,後悔就來不及了!”他聽了中年教師的話,淡然一笑,説:“邊遠村小的孩子更需要關愛,更需要年富力強的優秀教師。我不怕寂寞、孤單,也不怕清貧、落後,哪最需要我,我就到哪去。”中年教師説他是“傻子”,併為他感到惋惜、遺憾......
吳老師翻山越嶺,花了二個多小時才到了學校,當時的他已是累得精疲力竭,餓得沒有一點力氣,學校的老師已經走了,沒辦法,他到學校附近的農戶家裏,找了水喝,給了1元錢,讓農戶給他煮了一碗米飯,那農戶家裏很窮,妻子早已離開人間,當天晚上,他也只好借住在農戶家裏。第二天,學校那個負責的老民辦教師給他安排了一間10余平方米的寢室,既昏暗,又簡陋。老民辦教師問他接幾年級,他告訴老民辦教師,哪個年級最差,他就接手。當時他接管了最差的五年級,在教學過程中,他善於創設寓教于樂的情境,靈活運用質疑、點撥、討論、板演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在輕鬆快樂中學習新知識。他堅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也堅信沒有學不好的學生。
有一次,吳老師發高燒咳嗽,身體極度不適,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學習,他堅持為學生上課,先後2次因高燒體力不支,差點昏倒,後因及時找醫生輸液治療,才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他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傾注在學生身上,學生快樂,他就快樂,學生健康成長,他就心滿意足。每天晚上,他一個人住在學校,與星星作伴、與風聲作伴,改完作業,備好課,再寫些小詩。他還給自己訂了制度,每週一、三、五放晚學後和週末,他就到後進生家裏去輔導,往往深夜才歸,在回校的路上,小草、莊稼、小蟲子陪他説話、解困......他對學生嚴格要求,同時又尊重學生的人格,關心愛護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熱情去溫暖每個學生的心,喚起他們求知的慾望。
通過一年的努力,吳老師接的五年級發生了巨變,在期末考試中,語文、數學成績分別名列全鄉第一、二名,同時他輔導學生參加全鄉體操比賽一舉奪冠,獲得了一等獎和優秀組織獎,為民主村小填補了獲獎空白,這個消息在大山中傳得沸沸颺颺,他的名字也在大山中響亮起來,他的教學經驗文章以及癡情大山教育的詩歌也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他的決心越來越堅定。
1991年8月31日,吳老師來到中心校報到,校長告訴他,他被縣文教局調到岳家初中工作,他感到很詫異,他又沒有申請,怎麼調他走呢?校長把這其中的原因告訴了他,原來是初中的校長向縣文教局打報告要調他到初中任教。他捨不得山上的孩子啊!這可怎麼辦呢?7月5日放假的情景頓時浮現在他的眼前,當時,學生問他:“吳老師,以後您還教我們嗎?我們不想您走,我們離不開您。您別拋下我們不管啊!”當時,他很感動,他給他們打了包票:“我哪都不去,就在這裡與你們在一起,我們不分開。”孩子們笑起來了,一張張笑臉像綻放的花朵,多麼美麗,多麼燦爛......一想到這些,他的心裏就難受。校長看出來了,校長説學校捨不得他走,校長又勸他在哪都可以培養人才,都可以奉獻青春。他到民主村小背東西的時候,聞訊趕來的學生和父老鄉親向他表達了依依難捨之情,他們送他一程又一程,他的眼睛濕潤了......
————捐資出力建學校 眾志成城改校貌————
當時的岳家初中(2001年與岳家小學合併)校舍簡陋,只有幾間低矮破舊的教室和一塊很小的操場,每天晚自習結束男生就睡教室,把課桌合在一起睡,女生就擠在一間木屋裏睡,第二天早自習前男生要迅速疊好被子放在教室後邊,並把課桌分開便於學生上自習和老師上課。
為了改變落後的條件,1992年,當時的初中校長決定修建一棟三層樓的教學樓。在那時新修教學樓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沒有國家項目,沒有國家資金,校長只能採用四處奔波的辦法籌集資金,一是向上級要一些,二是向社會貸一些,三是要老師捐一些。為了支持學校的發展,在建校的五年時間裏,吳老師與其他老師發揚無私奉獻精神,除了國家發放的基本工資,沒有向學校要一分錢的福利待遇和獎金。吳老師還給學校捐了50元,相當於捐了一個月工資,教學樓外的紀念碑上有記載可查。當時吳老師的父親已經62歲,身體有病,一家五口人全靠吳老師低微的工資維持生活。
除了捐資,還要參加建校義務勞動。有一次,到遠處搬運木材,吳老師和師生們行走在狹窄而陡峭的山路上,十分危險,非常吃力,累得大家汗如雨下。但一想到要改變學校的落後面貌,吳老師和師生們鼓足勇氣,一步一步艱難地向前邁進.......
每天晚上,吳老師同其他老師一道輪流值班守材料。當時吳老師擔任班主任,他所帶班級有80名學生。每天下午(除開下雨),吳老師都要與學生一起背磚、背沙石、扛水泥,吳老師既要背建築材料,還要負責學生的安全管理,一幹就是一年,夏天頂著烈日,冬天冒著嚴寒,吳老師背的磚超過20000塊,背的沙石超過100立方米,他先後背壞了5個背篼,學生們也背壞了好幾個背篼。一年下來,吳老師不知為學生買了多少感冒藥和消毒水,不知為學生的安全説了多少話操了多少心。在全校師生的努力下,1993年初,一棟三層樓的教學樓拔地而起,在大山深處看上去是那樣的巍峨壯觀,一張張笑臉綻放開來,燦爛的陽光映照著新教學樓,吳老師的美麗夢想正在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中變得越來越清晰......
教學樓建好後,學校又開始新建大操場。每天下午,吳老師都要與學生一起挖土、背土填操場,一幹又是一年,像愚公移山那樣持之以恒,學校的兩個山坡都被削平了,不知道挖了多少方土,背了多少方土。大操場填平後,吳老師與學生一起揀瓦片、一起碎瓦片,並配合技術人員硬化大操場。操場硬化後,吳老師同其他老師一道親手給大操場上的2個籃球場製作各種標誌線,碎碗片劃破了好幾個手指,吳老師忍著疼痛,堅持挖線槽、抹水泥漿、嵌碎碗片。通過大家的努力,寬闊的大操場終於投入使用,下課後,這裡成了歡樂的海洋......
大操場建成後,吳老師和師生們又投入到學校綜合樓的建設之中,學校的面貌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傾灑愛心育桃李 廢寢忘食結碩果————
除開捐資出力建學校,進入岳家初中(2001年與岳家小學合併)工作後,吳老師更加出色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一個好的教師意味著什麼?首先意味著要熱愛孩子,相信孩子,關心孩子,了解孩子。”吳老師用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他經常用工資資助學生讀書,並經常找學生談心,引導學生認識到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激勵學生自強不息,努力學習。吳老師還經常給學生買衣服和鞋子,像慈父一樣關懷學生。當學生沒熱水瓶時,他買去嶄新的熱水瓶;當學生衣服劃了一道口子,他買來針線一針一線縫補好;當學生生日來臨,他送上美好的祝願;當學生有了一點進步,他大張旗鼓地表揚......
在關心學生、出色完成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上,吳老師還擠出休息時間如饑似渴、廢寢忘食的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認真研讀教育專業報刊,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充實自己的頭腦、勉勵自己精益求精,從學生的實際水平、班級的實際情況出發,走出了一條有特色、效果好的語文教學路子,他所教的20余個班級班風正、學風濃,先後10余次榮獲校、縣“先進班集體”、“文明班級”稱號,學生語文成績多次名列全校同級同科第一,在全縣也名列前茅,60余名學生在《巴中新報》、《巴中晚報》、《教育導報.家教週刊》、《今日中學生》、《少年百科知識報》、《新作文》等報刊上發表作文、詩歌等文章,70余名學生在縣、市、省、國家級各類徵文比賽中榮獲一、二、三等獎。2010年7月,他的説課獲得全國一等獎,2013年7月,輔導王小鳳、趙法林、王乾澄、李萱4名學生參加教育部關工委、中央電教館主辦的第十一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初中組主題徵文活動分別榮獲三等獎,巴中市僅有這4篇“學生初中組”主題徵文獲獎,受到領導、社會的稱讚,校長總是翹起大拇指對他説:“吳老師,你真行,你給學校帶來了榮譽。”不少家長也經常對他説:“吳老師,子女交給你,我們一萬個放心。”
吳老師積極投身於初中語文教研教改大潮,他樂意去做有價值的嘗試與探索,他想譜寫一曲鄉村教師為人師表、不斷探索、敢於創新的壯麗樂章。工作中,他不斷總結經驗、積累收穫、分析得失、撰寫論文,有多篇經驗文章在全校、全區、全縣交流,先後在《教育導報》、《四川教育》、《教育科學論壇》、《黑龍江教育》等省級、國家級報刊上發表論文80余篇,《在語文教學中運用電教手段,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等130余項成果分別榮獲教育部關工委、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教育學會、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巴中市教育局、巴中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優秀成果評選一、二、三等獎。他還積極參與教育科研著作的編寫工作,先後擔任了1家國家級雜誌特邀編委和3部國家級科研著作副主編,贏得專家的稱讚。他的美名在縣內傳播開來。雖然家裏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他一點都不後悔。
那是1998年12月,吳老師的一項成果獲得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二等獎,應該是很不容易,他前往北京參加了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的“98中小學現代教育教學方法與技術交流研討會”,他把自己的實際情況告訴了主辦單位的領導,他們非常讚賞他的做法,他們在第一期會議簡報上以《以精神之富足添補生活之窘迫——記四川平昌縣岳家初中教師吳文興》為題報道了他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不氣不餒的精神和不斷探索、勤於教研的先進事跡,在第二期會議簡報的會議總結中再次高度評價他為教育事業默默奉獻的高尚品質,號召與會代表學習他這種無怨無悔、敢於創新的精神,當時他的工資每月才200多元,他參加會議的路費等費用是在學校借的,單位給他報銷了大部分,但他沒有怨言,因為學習比什麼都重要。2000年4月25日,平昌縣白衣區文辦以題為《出林嫩筍就冒尖——記岳家初中青年教師吳文興》的教育簡報向全縣、全區宣傳他努力完善自我、力爭上遊的先進事跡,這些榮譽是對他的極大鼓勵,它也證明在農村教書育人同樣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005年11月,吳老師的研究成果《新課程教學與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榮獲一等獎,他前往山東威海參加了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教研創新頒獎暨研討會”並在大會上作交流發言。2006年8月,他被評為“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創新活動先進個人”,前往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教育部關工委、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報等單位主辦的“第五屆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優秀成果展評活動頒獎暨德育經驗交流會”,《發揮傳媒和環境的育人優勢的研究與實踐》、《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與方法初探》2項成果(2項成果均榮獲一等獎)在大會上交流,受到教育部、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報領導稱讚。2010年7月,前往北京參加中國教育電視協會、中國教育電視臺主辦的全國中小學教師説課比賽榮獲一等獎。
在課題研究方面,吳老師也取得了顯著成效。2011年8月,他主研的全國“十一.五”重點課題子課題《在語文新課程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按期結題並榮獲全國課題研究成果一等獎,先後有4個縣、市級科研課題成功結題並榮獲一、二、三等獎。
—————情係留守兒受傷 拼命工作愧家人—————
25年來, 吳老師把所有的心思和愛獻給了他所服務的教育事業。他欠家人的太多太多了。2010年12月18日,是個星期六,吳老師一早就去了留守學生何萍家裏,給她輔導功課,並對語文作業中的難點疑點,進行耐心講解和指導,直到傍晚才回到學校。一位老師告訴他,他的兒子被人欺負受了重傷,給他打手機打不通,幾位好心的老師將孩子送進了縣醫院。吳老師掏出手機一看,原來手機沒有開機,他迅速包了一輛摩托車趕往縣醫院,兒子躺在病床上,頭部纏滿了繃帶,繃帶上血跡斑斑,臉部腫了許多,吊瓶裏的藥水正在一滴一滴擠進兒子的血管,吳老師傷心極了。醫生告訴他,孩子的後腦勺被摔成一道長8厘米的大口子,縫了6針,需要住院觀察治療。為了不耽誤學生的課程,星期天下午,吳老師委託自己的妹妹照料兒子,他又回到了學生身邊。兒子出院那天,吳老師去接兒子,他對兒子説:“孩子,不是爸爸無情,爸爸的肩上擔負著50名學生的前程......”吳老師是個老實人,兒子住院花了8000多元大部分是從親戚處借的,同時留下了大腦右顱蛛網膜囊腫、腦震蕩後遺症,他沒有讓欺負兒子的那個五年級學生賠償,多麼善良的老師啊!更令人欽佩的是,吳老師耐心細緻輔導自己的學生不知道有多少千次,但他從來沒有認真輔導一次兒子。
吳老師不僅欠孩子太多,而且欠妻子和父親也太多太多了。因為吳老師廢寢忘食工作,無暇照顧家庭,他的妻子太累患上了乙肝、乳腺纖維瘤、胃病等疾病。2013年3月,在83歲高齡的父親患重病期間,為了不影響工作,吳老師很少回家去照料父親,去陪伴父親。即使回去,也總是匆匆的去、匆匆的回,從沒有在家裏呆上一天。父親臨終前,他還在學校拼命地工作,沒有見上父親最後一面。當哥哥打來電話説父親已經走了的時候,他悲痛欲絕,他對著老家方向傷心地説:“爸爸,請您原諒兒子的不孝......”
————科技教育挖潛能,鍥而不捨獲豐收————
除了語文教學工作,吳老師還擔任科技輔導員工作。作為一名科技輔導員,他深知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和宣傳科技方面的知識,還要培養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和科技創新的意識和能力。為了能更好地做好科技輔導工作,他不停地學習和鑽研科技方面知識。他借來了許多科技方面的書籍,利用課餘、週末、假期時間閱讀這些書籍,不斷豐富自己的科技知識。他還經常收看中央電視臺《我愛發明》節目,從中學得一些發明知識和方法。
吳老師從學生興趣愛好出發,成立了多個科技小組,如科技宣傳小組、科技發明小組,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科技活動,樹立科技創新的信心,激發他們的創新慾望,營造濃厚的科技氛圍,努力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科技教育活動的開展。在開展科技教育中,他特別珍惜學生的科技創新成果,積極配合學校每年開展的科技作品收集評選活動,對學生作品進行展覽、觀摩、評選,對獲獎學生進行獎勵,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活動的興趣,而且使學生在活動中深刻體會到“處處是創新之地,天天是創新之時,個個是創新之人”。
科技創新活動涉及人員、選題、經費、技術、場地、時間安排等各方面,常常遇到各種各樣困難,吳老師總是耐心地走訪學生家長,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持,反復與學校領導、同事及其他有關人員進行溝通和協調,爭取從技術到經費等方面得到有力的支持。為了做好發明作品實物,還要去進行市場調查,購買原材料,動手製作實物。實物製作好後,還要進行多次試驗,不斷改進,直到達到預期目的。在這個過程中,還要請教專家,請教專業技術人員,增強創新作品的耐用性和創造性。近六年來,他多次到成都等地進行市場調查,購買原材料,先後請教20多名專家、專業技術人員,讓自己和學生的創新作品走進了四川省以及全國科技創新大賽。
因為領導的支持、因為吳老師的鍥而不捨和不懈努力,他的科技教育業績十分突出,為學校填補了全省、全國大獎空白。2008年以來,他輔導學生參加縣、市、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先後有20余件科技作品榮獲縣、市、省級一、二等獎。2011年4月,他的科技發明作品《中小學生“平安號”雙保險節能書包》在四川省教育廳等單位主辦的“四川省第二十六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同年8月,他代表巴中市參加教育部等單位主辦的“全國第二十六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榮獲三等獎,為巴中市贏得了榮譽。2013年4月,他發明的《“如意號”便攜伸縮式監控四保險安全吊機》榮獲四川省第二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3年7月,他的科技發明作品《“老年人“長壽號”伸縮式太陽能遙控安全手杖》代表巴中市參加第十一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決賽榮獲二等獎,又一次為巴中市增光添彩。他先後3次被巴中市教育局授予“巴中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巴中市優秀科技輔導員”稱號,學校被評為“巴中市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在他和學校其他老師的努力下,全校先後有80余件科技作品榮獲縣、市、省、國家級一、二、三等獎,贏得了學生及其家長的稱讚,為農村學校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悉心指導傳幫帶,無私奉獻博好評—————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吳老師認為,農村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農村教育需要更多的的優秀教師。他就是基於這一理念,傾情培養青年教師。他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對青年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心,有什麼困難,他力所能及幫助,有什麼需要,他想方設法滿足,同時把在多年工作中積累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傳給青年教師,促使青年教師在教學常規、教學技能等方面改變認識、進入角色。在此基礎上,對他們進行傳、幫、帶,促使青年教師在專業上不斷成熟和快速發展,給青年教師更多的表現、參與、實現能力的機會,激勵廣大青年教師在心裏樹立“志存高遠,自強不息,德才兼備,為人師表”的信念,立志獻身教育事業,鼓勵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崗位上脫穎而出,做一名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經過多年努力,吳老師輔導的16名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他們的鑽研精神和研究能力普遍增強,挖掘教材、研究教法、設計教學的能力明顯提高,逐步向創新型教師目標邁進,獲縣級及縣級以上獎勵的有6人,被評為中級職稱的有10人。其中,李倩倩已經成長為市級骨幹教師,她的30余項研究成果先後榮獲縣、市、省、國家級優秀成果評選一、二、三等獎,另外15名青年教師也有多篇論文獲得縣、市、省、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同時已經成長為學校各學科的骨幹教師。最近六年,吳老師還指導本校、縣內其他農村學校50名青年教師、中老年教師參與教育教學研究、撰寫教育教學研究文章,其中25名中老年教師已經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18名中青年教師在省級、國家級教育刊物上發表了50余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為加快農村教育發展立下了新功。
在教育教學教研之餘,吳老師還抽身積極采寫各類教育新聞,重點報道全縣、學校在安全教育、教學管理、教研教改等方面的重大舉措以及取得的突出成績。近五年來,先後在《中國教師報》、《中國教工》、《新教育報》、《四川日報》、《四川農村日報》、《教育導報》、《四川工人日報》、《四川科技報》、《巴中日報》等國家級、省級、市級報刊上發表新聞500余篇,在中國新教育網、四川新聞網、四川省教育網、四川文明網、巴中新聞網等省內外網站上發表新聞1500余篇,博得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稱讚,他先後獲得“中國新教育優秀通訊員”、“四川教育網優秀信息員”、“巴中市教育宣傳先進個人”等稱號。他覺得搞教育宣傳對推動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也增強了他獻身農村教育的動力。
————紮根農村不變心,再接再厲譜新篇————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因為吳老師的堅定信念和不斷的進取,他所教的1000余名學生,他們有的早已是各行各業的主力軍,有的正在讀大學,有的正在重點中學念高中;他先後家訪學生近3000人次,行程20000余公里,大山裏留下了他的腳印和身影。近年來,他被聘為《中國教師報》通訊員、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會員,先後30余次被教育部關工委、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等單位授予“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優秀園丁”、“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創新活動先進個人”、“中國當代十大新聞人物”、“全國百名先進實驗教師”、“巴中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巴中市優秀科技輔導員”、“先進教研工作者”、“優秀教師”、“人民滿意教師”、“優秀通訊員”等榮譽稱號,先進事跡分別被平昌縣電視臺、《巴中日報》、巴中教育網、《教育導報》、《四川日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會議簡報宣傳報道,受到各級領導和廣大師生的誇獎。
參工以來,吳老師25年如一日,滿腔熱忱地將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農村教育事業,他自己卻患上了高學壓、脂肪肝、糖尿病。他本來有七、八次離開教師崗位到縣城其他部門工作的機會,但他一直沒有動搖紮根農村教育事業的信心。好心的人真心勸他:“到縣城是多好的機會啊,不僅對自己的發展有好處,而且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了,親朋好友都説他“傻”,吳老師卻説:“為了農村孩子,我甘願當一輩子‘傻子’。” 他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始終如一的堅守高尚情操,發揚無私奉獻精神,從未亂收費、亂辦班、髮發教輔資料,作風正派,以身作則,做出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績,讓他的人生變得美麗起來,但他説:“這遠遠不夠,離祖國的期望、人民的要求還遠得很呢!我將繼續紮根農村,加倍的做好教育、教學、教研工作,做一名人民滿意、家長放心、學生歡迎的好老師,努力爭當‘名牌教師’、‘明星教師’、‘教育專家’,去迎接心中夢圓時刻的到來,去書寫一名農村教師最美麗的人生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