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2日22:21:05,農曆2016年八月(大)廿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進入“秋分”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雲:“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説。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裏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9月23日是秋分節氣,陽消陰長,交泰有時,自夏至節氣開始,陽氣漸收,陰氣漸長,至秋分時節恰好陰陽之氣兩兩相半,因而秋分膳食養生亦當遵循陰陽調和的原則。
在我國的華北地區有農諺説:“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諺語中明確規定了該地區播種冬小麥的時間;而“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好歌好稻栽”則反映出江南地區播種水稻的時間。此外,勞動人民對秋分節氣的禁忌也總結成諺語,如“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我國自古就有“燥令傷肺”之説。當溫度和濕度發生較大變化時,人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最常見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
在秋季採用茶療養生,簡單方便,還能較好的預防疾病,增強體質。姜蘇茶、蘿蔔茶、桂花茶……看看哪種茶更適合你吧?
養生保健首要原則應順應秋季養生的節氣。由於秋季早晚溫差大,氣候乾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還必須注意“三防”。
深秋飲食方面的養生,應以平衡陰陽為主線。可以用一些溫性食物,以補充人體的陽氣。但也不可食用過於辛溫、燥烈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