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記者從青海湖景區管理局獲悉,進入十月下旬,青海湖迎來了秋季候鳥遷徙的高峰期,有近十余萬隻候鳥在青海湖雲集。
青海湖是國際重要濕地也是我國首批加入濕地公約的保護區,青海湖位於東亞-澳大利亞、中亞-印度兩條國際候鳥遷徙的交匯點,是國際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節點和重要遷徙停歇地。
鳥類是最公正的“環境評價師”,青海湖作為國際重要濕地水鳥又是青海湖濕地生態環境最公正的“評價師”,近年來青海湖持續向好的生態環境為鳥類提供適宜的棲息生境;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生態保護氛圍為鳥類提供了安全的棲息環境;不斷持續擴大的濕地面積為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因此,每年進入秋季遷徙期,大量南遷前往越冬地的候鳥都會將青海湖作為它們遷徙旅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加油站”並在十月下旬形成遷徙高峰。
10月17日至10月21日,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開展了秋季遷徙水鳥專項監測和巡查巡護工作。
監測結果顯示,此時,大量南遷的水鳥和在青海湖繁殖尚未離開的水鳥以及趕來青海湖越冬的水鳥相互疊加,在這一時期形成青海湖全年水鳥種群數量的峰值,在22個水鳥監測樣點共記錄到水鳥32種約11萬餘只。
數據顯示,途徑青海湖遷徙停留水鳥近25種9.3萬餘只,它們以雁鴨類水鳥為主,其中白骨頂、赤嘴潛鴨、紅頭潛鴨均超過萬隻,這些遷徙的水鳥主要集中分佈在青海湖西岸鳥島周邊的湖泊與濕地中;在青海湖繁殖尚未遷離的水鳥有約1千余只,主要有斑頭雁、漁鷗、棕頭鷗、普通鸕鶿、黑頸鶴;黑頸鶴143隻正以家庭為單位集群,做著遷徙前的準備;趕來青海湖越冬的水鳥數量已達6千余只,其中大鵝500余只分佈于鳥島周邊的濕地中、赤麻鴨5800余只主要分佈在江西溝周邊的濕地與農田中。
近年來通過生態保護、生態建設和對濕地生態系統的有效管理,青海湖作為國際重要濕地和國際候鳥特別是水禽的主要棲息地,以及國際候鳥遷徙通道重要節點的生態功能和生態作用不斷增強,吸引著眾多的水鳥在青海湖繁殖、遷徙停歇、越冬。
為確保候鳥在青海湖安全停歇、順利南遷,保護區協調濕地周邊草場的牧戶為候鳥預留遷徙通道和停歇地,加強巡查巡護、監測和救護工作,結合“野生動物宣傳月”活動積極開展“守護候鳥遷徙”的專題宣教活動,營造社區參與,人人愛鳥護鳥的良好氛圍。(伍策 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