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首屆青運會上,“學生軍”成為一大亮點。上海靜安U17排球隊,幾乎全由上海高中生組成。
上海靜安U17女排12人的陣容裏,僅有2名隊員來自上海女排專業訓練體系,其他人來自格致中學、進才中學、位育中學等。這些學校都以排球作為學校傳統,校內不但有軟硬體作為保障,還開設排球訓練課,各個年級都有自己的隊伍。
上海大力開展體教結合起,各區體育局就把優秀的專業教練派往學校。如格致中學,前女排國手沈弘從2009年開始帶教,如今已有了不少好苗子。
“兼顧學習和體育興趣愛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沈弘説,這些孩子一週只有兩三小時訓練時間,所有孩子都格外珍惜,訓練十分認真。
高二學生張媛,本次作為二傳手來到青運會賽場。在學校,她是年級裏名列前茅的尖子生。本次青運會從準備到參賽,她和其他同學一樣都要停課一個月,校外的補課也不得不放棄。為不落下學習,來福州前,她就向學校老師要來了一大疊學習材料,包括這一個月裏每天的功課,此外,還和同學約定了“幫學機制”,分享每天的課堂筆記,她甚至還特意從上海帶來一盞檯燈。
“這些孩子每天背著自己的運動裝備不算,還要背一大包的卷子和書本。”沈宏説,倒是隊員們不以為然,都説“喜歡就不覺得苦”。
青運會女排U17組別裏,不少是專業班底組成的隊伍,像山東、河南等隊,都是省市隊的專業運動員,甚至還有國家青年隊和少年隊選手。不過上海這支青年軍一點不怵強敵,進才中學高一學生陳慧燕是隊裏的主力,她告訴記者,不管對手如何,自己腦子裏只想著贏球。
如今,體教結合的模式已成為上海排球運動發展的一個特色。與其他排球發達省市配備一、二、三線專業運動隊有所不同,上海將三線基礎排球人口廣泛地分佈于業餘體校和眾多擁有排球運動基礎的普通中學校園之中,上海的基層排球人口的規模也由此有了比較厚重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