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體育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直播點播NBACBA國足中超歐冠英超意甲德甲數據客戶端策劃

人民日報:有錢任性? 哄抬球員身價要不得

體育資訊人民日報 2015年07月14日 09:3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距中超聯賽夏季轉會窗口關閉時日無多,一些俱樂部仍在為如何利用手中名額而盤算,説不定還會有爆炸性新聞出現。當今的職業聯賽,俱樂部之間為爭奪人才,早已不在乎“挖墻腳”一説,有錢就任性,投資人牢牢佔據轉會市場的高端,只有看不中的,沒有買不來的。誠然,多數俱樂部受財力所限,有此心,無此力。但是,管住自己不胡來,不等於就能保護市場秩序,弱勢意味著什麼,弱者自己心裏清楚。

  中國體壇職業化步子邁得最大、最快的足球和籃球,在試圖用高投入換來高産出上好有一拼,8位數的年薪讓人聞之駭然,當事球員無法拒絕這等做夢都沒想到的好事,在此地打一年球可以掙到彼地打兩三年的錢,誰不動心?來自老東家和球迷的搖頭頂多停留在情感層面,強留不是辦法,更不可能為一名球員是走是留毀掉一支隊伍的向心力。從另一層面看,無論是有待最後做決定的北京首鋼男籃球員李根,還是在江蘇舜天足球隊成長起來的孫可,都在球隊整體進步的過程中成為國家隊隊員,但這不應當是轉赴他鄉的限制,倒可以作為其他俱樂部不惜成本非買不可的理由。畢竟,出眾的競技人才屬於稀缺資源。

  情也好,理也罷,都是探討轉會的衡量標準,但從管理層面而論,更重要的是依法依規行事,建立和維護良好的轉會制度和人才市場運行機制,哄炒球員身價有短期的受害者,而無長久的受益者。

  真正的強勢應當是尊重客觀規律,遵守行業規範,而不是為所欲為。職業化改革之初,體育界高層曾強調用改革加強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20年過去,這些機制的確起到了很大作用,有實力的球員大都會堅持到三十好幾歲不下賽場。但是,機制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思想文化建設和職業道德教育缺位,片面誇大競爭和激勵作用,可能導致惡性競爭和拜金行為,背離滿足大眾體育文化需求的宗旨。

  球員轉會市場中“大手筆”的交易價格不會帶來中國體育實力的提升,也不會吸引更多青少年從事競技體育。職業體育要健康發展,必須以滿足社會體育文化需求作為長久之計。

相關閱讀
  • 封面人物
ipad版
iphone版
安卓手機
安卓pad

下載央視體育客戶端,精彩賽事,即刻呈現!

860010-110302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