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我們從小被教導,一個人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但在大多數人心裏“世界觀”是個十分抽象的概念。但正是這個抽象的概念,直接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命品質。那麼對於家長來説,這麼抽象的概念,我們該如何告訴孩子,世界是什麼樣子。傳統教育中,我們傳授孩子知識,教導他們道理,這些對幫助孩子豎立自己的世界觀,又有多少幫助呢?
今天,我們花些時間,一點一點來梳理。
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一樣的嗎?
好多年前,有一次在醫院體檢。在做色盲檢查時,排在我前面的是一個20齣頭的男孩。醫生給他看色盲檢測圖,他對著圖片看了半天,然後搖搖頭,呵呵笑著説,“不行,我想象力不夠。” 當時醫生就樂了,“小夥子,這與想象力無關!” 我就在他旁邊,那個卡片上我可以清晰看到一個數字,但他卻什麼也看不出來。
這件事給我的印象太深了,我當時就想,在過去的20多年裏,那個男孩都以為自己看到的世界和別人是一樣的吧?
後來讀了美國醫學作家奧利弗.薩克斯的《錯把妻子當帽子》,音樂教授皮博士認不出學生的臉,分不出玫瑰和手套,甚至有時會錯把妻子當帽子。後經檢查,才知道皮博士大腦的視覺中樞有個腫瘤,導致他視覺功能在不斷地退化。但皮博士的視覺退化並不表現為看不見東西,而是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東西和真實的世界越來越不一樣,而且他身邊的人也都不知道。
上面兩個故事中的人都是因為視覺上的生理病態造成他們看到的世界和事實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科學研究,因為每一個人的神經系統發展細微上的差別,我們眼睛看到的世界,其實也是有著千差萬別的。比如我們坐在一起,抬頭看天空,你眼中的藍和我眼中的藍可能就不是一種藍。
我們先來看一這組有趣的圖片:
上面三張圖片中的貓是同一隻貓,但在不同動物的眼中看到的卻完全不同。
這是美國圖畫書作家布蘭登.文策爾為孩子們創作的繪本《他們都看見了一隻貓》中的插圖。為了幫助孩子也能更好的理解“我們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這樣一個較難理解的概念,作者通過故事,非常生動形象地帶領讀者了解到,同樣一隻貓,在不同的動物眼中卻是那麼的不同。狗看到的貓是瘦瘦的,蛇看到的貓是紅色和黃色的熱力圖,蜜蜂看到的貓是無數點點組成的圖案,那麼貓看到的自己又是什麼樣的呢?
想想看,孩子們在看這本書時,一定會很驚訝,“啊!原來在蛇的眼裏貓是這個樣子的!那在貓的眼裏,我是什麼樣子的?”
這不是一本科普繪本,不是簡單地告訴讀者,不同動物的視覺系統的差別,而是透過各種動物的對比,將讀者引向更深入的思考——我們以為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是世界本來的樣子,但事實上,不一定呢!
有些孩子在看這本繪本之前可能從未思考過到這個問題,那麼這本繪本就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家長可以和孩子探討,還有哪些事,你看到的或你以為的與實際並不相同。這樣的討論,可以幫助孩子看到世界的更多可能性,也能更好地看到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如果我們眼睛看到的事物是一樣的,那麼是不是就可以説我們看到的、認識到的世界就是一樣的呢?
事實並非如此。我們都知道思維決定語言,但語言學家研究證實,語言也同樣決定著思維。就像同樣的彩虹,在漢語中被分為七種顏色,在英語中被分為六種顏色,而有些語言中卻只有五種顏色。因為受到語言、思維、文化以及個人生命經驗的影響,不同的人看到的、認識到的世界其實也是千差萬別的
如果我們認為別人看到的世界和我們的相同,那麼我們就會認為他們的觀點也要和我們的一樣才是對的,如果不同,那就一定是對方有問題。這樣在溝通上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甚至會出現爭執。
古人説“不與夏蟲語寒”,其實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有一次我對一位媽媽説,家長要尊重孩子,那位媽媽説,“是的,我很尊重孩子,我從來沒有打過他!” 在那位媽媽的意識裏,打孩子才是不尊重孩子,而嘲笑挖苦孩子和強行要求孩子做事情不算不尊重。
,也會因為理解上的差異造成溝通的困難,那麼成人和孩子之間,類似的問題就更加常見。如果成人不能站在孩子高度去觀察和思考,很可能會對孩子造成誤解甚至傷害。
世界是什麼樣子,其實是一個深刻的哲學話題,但是在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那一段路中,家長們確實肩負著帶領孩子去看世界的責任,那麼如何讓孩子看到世界的更多面向,怎樣幫助孩子看到生命的更多可能,是值得每一位家長認真思考的問題。
明晰成長的界線,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做了母親後,我發現,自己不得不和孩子一起重新開始對世界的探索,以前以為自己知道的,後來才發現,原來只是在很小很小範圍內的“知道”,甚至連局部都算不上,只是個小斑點而已。
在最初做媽媽的那段時間,我總以為我比孩子知道的多,所以我的傲慢之心總是悄悄作祟,輕易地去懷疑孩子。
記得兒子才一歲多時,一天下午四點多,我抱著他在小區裏玩兒。他小手指著天空説“月亮”,我頭也不抬地給他更正“是太陽”(心裏想的是大白天的,哪來的月亮),然後他繼續説“月亮”,我繼續説“太陽”,直到他説第三遍時,我才抬起頭,哦,天上真的挂著一彎彎的新月。我連忙滿懷驚喜地對他説,真的是月亮哎,太陽還在西邊沒有落下去,月亮就已經出來了!那一次孩子給我上了一堂課,我悄悄問自己“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於是我開始慢慢學著謙虛地站在孩子的高度去看世界。
有一天2歲多的兒子啪啪地拍打茶几,我剛要制止他,卻發現,他拍一下,就停下來,過一會兒再拍,再停下來。仔細觀察幾次之後,我才明白,他並非淘氣,而是他發現每次拍打茶几,上面的手持電話機就會隨之晃動。他在找尋他的拍打和電話晃動之間的因果關係。當時我心裏就想,還好我在想要制止他的那一瞬間停了下來,才沒有打擾到他的探索。生活中,其實這樣的情景很多,我們以為孩子在淘氣,卻不知道,孩子看到的和我們看到的不一樣。看似的淘氣,正是他們探索世界的過程。
兒子小時候,形容爸爸高,總説爸爸頂到房頂了。我總覺得奇怪,爸爸身高並不是特別高,為什麼孩子這麼説呢?後來我蹲下來,和孩子一樣高度時,抬頭看身邊的爸爸時,真的覺得他快頂到了房頂。
這也讓我明白了,為什麼逛街的時候,孩子總要抱,不一定是因為他累了,很有可能是因為矮小的孩子在人群中,只能看到大人們的大腿和屁股,太沒意思了,所以才要媽媽抱,因為高處可以看到更多好玩兒的。
父母除了站在孩子的高度,以孩子的視角去看世界,同時也需要幫助孩子看到父母的世界與他們的不同。讓他們也明白,很多他們以為的並非像他們以為的那樣。也就是説“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這樣的話同樣適用於孩子。 比如很多孩子看到媽媽生氣了,就會認為“媽媽不愛我了”,看到爸爸媽媽吵架,就會覺得“都是因為我,都是我的錯”。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能看到或聽到孩子的心聲,然後告訴他那不過是他的觀點,事實並非如此。辨清事實和觀點,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認識他自己,也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
今天我們至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單純把知識教給孩子、直接告訴他一些道理、直接傳遞看似正確的觀點等等,這些做法並不能幫助孩子看到更完整的世界。因為作為父母的我們也不知道啊!
既然我們都還不知道完整的世界是什麼樣子,那麼,我覺得好的教育,就是成人放下自己所有的“已知”,去和孩子一起探尋更多的“未知”。幫助孩子看到世界的更多可能性,看到他自己的更多可能性;幫助孩子認識到,今天看似正確的觀點,到明天也許就會被推翻;幫助孩子明白,他看到的世界,只是世界的某一面,而不是全部,給孩子留出屬於他自己的探索空間,給他從更多角度去探尋世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