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與父母的教育密切相關,每一個孩子的成長與父母的態度有關。因此,不論孩子成績如何,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
啟發一:讓孩子翻身當老師,愛上學習
伸手把胡蘿蔔放在兔子面前,兔子不斷地往前跑。例如父母對孩子説,“你為什麼要好好學習呢?因為這樣才能進重點學校,將來才有好的工作,有好的收入。”這是學習的初級境界,也就是為了生存和利益進行學習並與別人競爭,參照對像是社會規則和別人。而更好的狀況是沒有胡蘿蔔,兔子也會往前跑。為什麼呢?因為這只兔子熱愛奔跑。它覺得在奔跑當中獲得很多的成就感,不管胡蘿蔔或其他外界的誘因存不存在,它都會自動自發地往前跑,這則是最佳的學習境界。
讓孩子當老師的最終目的便是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把學習的焦點放在學習的成就感上。如果父母能實現這個目的,孩子便不會特別注重跟別人比,而是只該跟自己比較,多學了一些知識,自己就有所進步,當然值得高興。如此一來,孩子可以從獲得知識當中,得到很大的滿足和成就。通過培養孩子發自內心的學習熱忱,孩子才能樂在學習而發揮潛力,取得他真正應有的學習水平。
啟發二:讓孩子沐浴在賞識的陽光下
孩子通過父母的講學,一方面鞏固了知識要點,另一方面獲得了信心和動力,從父親那兒得到了種被重視的感覺。賞識是教育的真諦,是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需要。當孩子取得成績時,他內心充滿自豪和信心,這時他們特別需要有人來分擔快樂、分享成功。所以父母們不妨找準時機,創設情景,學會恰當地賞識孩子。
啟發三:增強孩子的自理與獨立能力
現下很多家長都有能力並付諸實際行動去輔導孩子作業,時間久了,可能孩子遇到稍難點的題,便直接向父母求救了。
啟發四:傾聽孩子的聲音並真誠地作出反應
傾聽是溝通的前提,這點毋庸置疑,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懂這個道理,然而也許你忽略了一些細節,比如傾聽後的行為。很多家長覺得這是小事,但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某一特定時期家長的態度,很可能影響到孩子未來的行為模式和處理問題的習慣,應對不當就會造成不良的後果。所以,飯可以稍晚再做,但傾聽吸收孩子的意見,體會孩子的需求,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是至關重要也不能掉以輕心的。
啟發五:放下架子,跟孩子好好説話
很多家長在教育過程中缺乏和孩子平等交流的前提,他們説話或做事時,很容易不自覺地自帶“高高在上”的腔調。於是孩子從學校受教育回來,還得繼續聽從家長的“灌輸式教育”,殊不知孩子很討厭家長的這種教育,於是便很容易發展成叛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