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三軍:必須要通過磨了以後才有這個味道。
記者:這吃起來像那種糠了心的蘿蔔。
任三軍:對。
用這種特製的工具慢慢磨,山葵根莖的細胞壁被打破,有效成分釋放出來才能形成特有的衝味。由於不易保存,山葵醬講究現磨現吃。在日本,品質上好的新鮮山葵也十分搶手,一根可以被拍賣到一萬日元。當時在我國只有雲南省有人種植山葵,産品全部都出口到日本。
客商:國際行情來講的話,它這個葉柄基本上已經達到5美元左右一公斤,加工好的莖可以賣到15美元一公斤。
在親身嘗試過,了解了山葵之後,猴子崖的村民們同意租地給任三軍。2009年3月,任三軍投入近兩百萬元,在猴子崖種植了80多畝山葵,山葵栽下種子生長一年半後可以成熟出售,到2010年任三軍把種植面積擴大到了三百多畝。按照預期一畝山葵可以帶來一萬元的收益,然而不久後滿心期待的任三軍卻説出了這樣的話。
任三軍:那還不如賣大白菜的價格,辛辛苦苦把它種這麼大,只能這樣説又愛又恨。
山葵號稱綠色黃金,為什麼任三軍卻説還不如大白菜呢?
![]() |
記者採訪時,任三軍正在帶着工人一起採摘花苔,當初正這是這些花苔讓任三軍既頭疼又心疼。
任三軍:因為這個東西(花苔)你不採摘,它就把下面就是説我要長的根莖和葉柄的肥料扯走了。同時開採的話一天要一百多人,抽花苔這一回就要花幾萬元錢,這個就增加我所有的成本。
而讓任三軍更惱火的是採的還沒有長得快。
工人:一茬茬的長得還是快,掐過一次要管個四五點又可以掐了。要採摘兩至三次。
山葵的根莖需要一年半的時間才能成熟、出口日本,期間要經歷兩個花期,這樣耗費大量的人工採下來的花苔卻並沒人收購。這拉低了整個山葵産品的利潤。辛苦種出來的山葵,一花一葉任三軍都覺得寶貴,哪舍得白白扔掉呢。既然別人不要,那就自己來消化掉。
任三軍:我説我現在種了一個很神奇的東西,開始很神秘,跟他們講的,説這是啥東西?
朋友:剛引進,引進了這個山葵,他説特別好,讓我們嘗一下。
任三軍:這麼好的東西,大家都能吃,還很有點面子。我不是開始説這個東西好得很。
朋友:期待特別期待。
![]() |
2011年3月的一天,任三軍要請朋友吃飯。妻子拿出最好的手藝,又是清炒又是涼拌,在大家的期待下菜上了桌,結果卻讓任三軍很尷尬。
朋友:吃了,特別難吃。嘗了一下。
記者:就沒多吃?
朋友:對對對。都覺得不是很好吃,特別苦。
任三軍:當時大家説你種的這是個啥東西。
誰也沒想到的是,那苦的沒法吃的山葵花苔,卻成為最先給任三軍帶來財富的山葵産品,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山葵花苔讓任三軍丟了面子,也讓妻子很過意不去。廣元當地有做酸菜的習慣,能不能把山葵花苔也加工成酸菜呢?任三軍的妻子用傳統的做法把山葵花苔焯水、密封,經過一夜的發酵,令人驚喜的事情發生了,山葵花苔酸爽清脆。
妻子:他説這個酸菜真的很好吃、很脆。終於他的花苔起作用了。他高興地笑了,真的感到心裏,他的那種笑容是很高興的,我看得出來。
任三軍:是,能夠掙錢了。
吃過了妻子腌的山葵酸菜,任三軍覺得有戲,他馬上聯絡了一家食品加工廠,把採下的花苔全部加工成了山葵酸菜。
在廣元家家戶戶都做酸菜、吃酸菜,市場上像這樣的酸菜一勺子只要5角錢,而按照成本,任三軍給自己的山葵酸菜定價15元一斤,這樣的價格沒有一家餐館酒店願意採用。高價酸菜怎麼才能讓人接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