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趕豬的這個人就是龐穎。這一天,他要給200多頭出生55天的小豬搬家。把它們從保育豬舍運到育肥豬舍。
可是不知道要去哪的小豬有些驚慌。拼命地想往原來的豬舍跑。
記者:害怕是吧。使勁往回走。
龐穎:豬也是有靈性的。
記者:特別使勁地踩了我一腳。
龐穎:它心裏面也很著急啊。還想往回走。它想回到以前生活的環境。
由於小豬拼命往回跑,記者被這些小豬圍在中間,立刻動彈不得,手足無措。記者很狼狽,而四年前,龐穎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遇到的事情比記者這次更狼狽。
2010年,龐穎建廠後第一次進豬,豬下了車,走到這兒卻怎麼也不走了。情急之下,龐穎上前去抱豬,臉卻被豬狠狠地踢了一腳。
龐穎:因為當時沒經驗。豬一直不下來一直不下來。非常激動當時,也等火了當時,就想衝上去給抱下來。一上去,那個豬的後蹄,啪一下打臉上。
記者:打哪兒了?打眼眶上?
龐穎:對,打眼眶上了。打兩個熊貓眼。
可就是這個第一次進豬,臉就被豬踢傷的龐穎,四年的時間把豬場發展成年出欄近5萬頭,2013年銷售額8000多萬元的規模。當地人都用兩個字來形容龐穎的豬場:
四川省遂寧市篷溪縣畜牧食品局總工程師騰治平:大氣。傳統的養殖,就是臟,管理水平低。他那個,程序化比較高,設施化比較高,管理人員水平、文化程度高。一種全新、大氣、起點高的感覺。
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就業服務管理局局長任玉林:從整個全縣還有其他的養殖,他也是屬於佼佼者。那是在全市都是數一數二的。
那麼,龐穎是怎麼在短短四年時間成為當地養殖行業佼佼者的呢?
2010年3月,龐穎來到四川省蓬溪縣明月鎮鎮政府,他提出來要做的一件事,把明月鎮的政府工作人員和當地村民嚇了一跳。
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明月鎮黨委書記張亮:過來一説他們的規模,我們還是覺得胃口很大的。小年輕人搞這樣大的規模,當時還不是很相信。
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明月鎮龍拱背村村民胡保龍:聽的挺嚇人的是嘛。你開玩笑,突然一下跑到明月鎮來搞個萬頭豬場。那得投入多少錢啊。農民一聽害怕啊,是不是有點虛啊。
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明月鎮桂花橋村村民張世勇:太年輕了,肯定是憑一時的頭腦發熱。
當時年僅25歲的龐穎要和四個大學畢業生一起到明月鎮投資一千多萬建一個年出欄一萬頭的大型養豬場。這事兒不僅明月鎮的人不信,就連龐穎的親人朋友也覺得不靠譜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