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來自美國的次貸危機最終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機,新的一輪全球化進程就此戛然而止。至此,前些年過於注重出口的中國人突然發現,居民收入的相對不足根本難以擴大內需,於是通過改變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一般民眾的收入水平成為當務之急。
在此背景下,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正在制定中的《工資條例》再度引起各界的廣泛關注,甚至被一些人認為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標誌性內容,一度有消息稱,該條例年內即可出臺。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對各相關階層的走訪中發現,無論是企業家、工人還是學者對《工資條例》的可行性都表示疑慮;參與該條例制定討論的學者甚至透露,由於阻礙重重,《工資條例》即使進展再快,也難以在年內出臺。(5月27日《經濟參考報》)
國際上通常認為,基尼系數超過0.4,意味著財富已過度集中于少數人。據報道中國基尼系數目前已經超過0.5,再次表明我國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但是關於《工資條例》出臺的進程似乎有些戲劇化。始於2004年至今已歷經6次草案修改的《工資條例》將於年內出臺的好信息剛剛吊起了百姓的胃口,馬上就又潑了一盆冷水。難怪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無論是企業家、工人還是學者,都對《工資條例》的可行性並不抱有樂觀的態度。那麼,是什麼讓公眾對原本一件既利國又利民的好事失去信心?又是什麼導致年底前出臺《工資條例》的美好願景化為泡影呢?筆者認為,儘管阻礙條例出臺的阻礙重重,相關配套措施的不完善才是最大“攔路虎”,如何消解是當前面臨的關鍵問題。
雖然《工資條例》早已成型並修改多次,但一些條款涉及的基本問題仍存在很多爭議,主要在工資的定義、調整範圍、決定及增長機制及工人加班工資基數、政府調控職能等方面仍缺乏共識。但更為關鍵的則是相關配套措施的不成熟。“比如工資協商時,如不能直接採用集體協商,能否要求用人單位必須採用其它平等協商共決的辦法?用人單位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和義務?勞資雙方談不攏怎麼辦等等?
這些相關制度的配套如果對接不好,不僅將加劇分配衝突,而且從長期來看,還將嚴重挫傷整個社會長遠的內在發展動力和源泉。就如平時家居所用的水龍頭,如果管道事先沒有鋪設好,光有水龍頭沒有任何意義。或許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相關部門才放慢了條例出臺的步伐。
《工資條例》的出臺是一項十分複雜的工作,儘管目前我國的收入分配改革已經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勢,也不能在條件不成熟的時候倉促上馬。條例的出臺也許還尚需時日,這不僅需要公眾的信心,更需要政府早日完善相關配套制度。比如完善分配領域的稅收體系,大幅提高職工收入和投資者收入,變資源向大企業傾斜為向中小企業傾斜等等,相信這些問題在政府宏觀指導下水到渠成的時候,《工資條例》方能粉墨登場。
責編:趙春曉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