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作者: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 梁亞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博士生 郭 丹
11月17日至23日,習近平主席開啟第三次拉美之行,不但對厄瓜多爾、秘魯、智利進行國事訪問,而且出席20日在秘魯利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拉美是一片神奇的大陸,孕育出梅裏麥克、瑪雅、印加等諸多輝煌燦爛的古文明。
進入新世紀以來,拉美在資源稟賦和地緣政治上的優勢也越來越引起地處太平洋另一端的中國的矚目。在中國不斷融入全球化並致力於和平發展的偉大事業中,離不開來自拉美地區的能源、資源、市場以及根據各自比較優勢所展開的經濟合作。因此,針對拉美國家的元首外交,已經成為我國外交工作中的重點之一。2013年初夏,習近平主席就曾到訪拉美,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達黎加、墨西哥進行國事訪問。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再訪拉美,對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古巴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首次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2015年新年伊始,中國——拉美共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今天,人們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習近平主席的拉美之行。四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對拉美國家的出訪頻率與集中程度都世所罕見,充分體現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這片土地的重視。太平洋兩岸遠隔重洋的人民將因此更加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攜手構建命運共同體。
一、 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政治基礎
中拉政治友誼源遠流長,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拉美左翼運動興起之時,來自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思想就曾對其産生過深遠影響。1959年,卡斯特羅領導古巴人民建立古巴革命政權,切·格瓦拉被譽為革命軍隊中的“遊擊戰大師”。對此稱號,他卻一再表示他的經驗和靈感大多來自毛澤東主席的遊擊戰思想。隨著左翼思潮在拉美風起雲涌,毛澤東同志的著作和文章也被翻譯到拉美,幾乎影響了整整一代拉美左翼青年,其中很多人後來成為不同國家的領導人。他們在為尋求國家獨立與自由而閱讀這些著作的時候,也從中逐漸認識並了解了中國這個遙遠的東方國度。拉美左翼開始普遍取得執政地位後,中拉政治關係迅速拉近。
中國與拉美大多數國家都經歷過反殖民主義和反霸權主義的鬥爭。實現民族獨立、自由和發展一直是中拉人民為之奮鬥和矢志不渝的目標。相似的歷史經歷使中國人民和拉美人民都倍加珍惜今天的獨立和自由,更容易理解彼此的利益關切,更加尊重對方主權和自我選擇的發展道路。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強調自身永遠站在第三世界國家一邊。拉美各國可以把中國作為可信賴的重要政治合作夥伴。中拉在國際博弈中互相支持,攜手共進,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本國利益,而且可以為第三世界國家爭取到更多的話語權。在這份政治互信的基礎上,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必將得到拉美各國精英階層廣泛歡迎。
習近平主席此行不僅是一次國事訪問,更是一次友誼之行。中拉友誼産生於動蕩的革命年代,發展于經濟大發展時代。中拉關係快速發展,對雙方而言都已經從最初的耕耘播種時期進入提升與收穫期。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巴西國會做演講時強調,中國夢和拉美夢息息相通。中拉雙方要勇於追夢、共同圓夢。這一主張為中拉人民攜手追求夢想、共創美好未來勾勒出一幅極具建設性的宏偉藍圖。今天,習近平主席代表全體中國人民,不忘初心,帶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夢想,再次來到拉美這片熱土,將中拉友誼進一步昇華。
二、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的經濟基礎
經濟是事物發展的重要基礎,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同樣離不開經濟層面的支撐。由於資源稟賦過於豐富,很多拉美國家經濟長期依賴資源出口,導致經濟增長的質量不高,後勁不足。曾經一度高速增長的拉美經濟在經歷過輝煌的風光之後,卻紛紛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不但出現經濟低迷,人均收入踟躕不前,而且社會動蕩越來越嚴重。很多國家不斷在忽左忽右的政治光譜中搖擺,民主選舉與軍事政變交替出現。因此,拉美國家急需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實現産業升級換代。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正在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助推國際産能合作向縱深方向發展,積極尋找新的經濟增長極。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進一步實現雙方的經濟融合,發揮彼此的比較優勢,對雙方來説都是重大的歷史性課題和戰略性機遇。
近年來中拉經濟關係快速發展,對很多拉美國家來説,中國已經成為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投資來源國、工程承包商和技術轉讓國。中國是厄瓜多爾第三大貿易夥伴,是秘魯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兩國有望借助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與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園區建設與金融合作方面取得更大成果。智利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南美國家,也是拉美第一個同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中國和智利自貿區的建立已經成為中國與拉美國家在經濟上互惠互利的合作典範。2015年5月中智兩國宣佈啟動中智自貿協定升級研究。習近平主席的此次訪問無疑將有助於該研究的深度、廣度和速度。此外,中國與巴西、秘魯“兩洋鐵路”項目、與阿根廷水電站和貨運鐵路等大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國核電在阿根廷取得重大進展。國家電網獨立中標巴西美麗山水電站特高壓直流輸電二期項目。一系列大項目合作帶動中國企業産品技術進入拉美,協助拉美國家本土産業群成長,有助於拉美國家儘早實現産業升級換代。隨著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壯大,發展水平日益提高,“中國模式”正逐漸為大多數拉美國家所接受。中國的治國理政經驗也越來越成為傳統上的歐美經驗之外的重要選擇。這一切都為下一步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夯實經濟合作基礎。
對中國來説,拉美國家是我國經濟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的一面鏡子。很多拉美國家很早就實行市場經濟,在國際市場博弈中已經積累起豐富的經驗和教訓。這恰恰是中國下一步發展所必需。黨中央已經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而如何深化、向何種方向深化都是亟待回答的問題。拉美國家在這方面對中國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如何避免或破解“中等收入陷阱”這一世界性難題。
今年恰逢中國加入APEC二十五週年。作為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影響力最大的經貿合作機制,APEC長期以來在推動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此次利馬會議,主題是“高質量增長和人類發展”。按照北京路線圖的要求,利馬會議上各方將繼續展開亞太自貿區有關問題的聯合戰略研究,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與互聯互通進程。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並出席會議具有強烈地象徵意義,即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堅定支持者和負責任的貢獻者。
三、 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的人文基礎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一句古語道出了中國同拉美國家相親相近的心意。所謂“船欲遠行則帆必力,人欲有力則心必堅。”中拉關係發展,除去經貿合作、政治合作這些“硬體”,還有人文相通這一“軟體”。中國與拉美雖相隔萬里,但近年來伴隨著經濟合作拓展與高層交往頻繁,雙邊人文交流也不斷升溫。人文交流以獨特的姿態為進一步夯實中拉友好的社會基礎、推動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做出積極貢獻,來自大洋彼岸的友好情愫讓中拉人民心連心,手拉手,共同追求美好未來。
在十九世紀中葉前後,拉美國家紛紛廢除奴隸制。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大量的華人以苦力的身份漂洋過海來到這片新的國度,取代黑人奴隸,填補了當地種植園經濟和鳥糞開採經濟所急需的廉價勞動力缺口。據傳,到達拉美地區的第一批75名“契約華工”,是在1849年在秘魯的卡亞俄港口登陸,拉開了中國移民拉美的序幕。隨後的數十年中,一批又一批華人來到這裡,遍佈拉美幾乎每一個地區。他們憑藉辛勤的汗水和努力,與當地人民一起為拉美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並最終在文化上和血緣上融入了這個地區。例如,在秘魯全國3140萬人口中有大約十分之一的人擁有或多或少的中國血統。所以,在很多拉美人民的心目中,中國人是他們遠隔重洋的“老鄉”。習近平主席在對拉美多次訪問中更是通過同眾多樂手一起敲奏鋼鼓、走訪哥斯達黎加農戶、參觀墨西哥瑪雅文明古跡等行為親身垂范,體現出“相知者,不以萬里為遠”。
與此同時,拉美多國“漢語熱”升溫,“未來之橋”中拉青年領導人千人培訓計劃有序開展,“中拉科技夥伴計劃”和“中拉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也已啟動。2016年,正值首個“中拉文化交流年”,加勒比美食節、電影節、音樂節接連登陸中國,送來大洋彼岸“加勒比風情”。這些活動都有效地加深了中拉人民之間的感情,為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注入更深層次動力。
“知者善謀,不如當時。”順勢轉型的合作路徑,讓中拉務實合作不斷激發新活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以長遠眼光,從戰略高度做出頂層設計,成為中拉關係穩步發展的重要保障。70多年前,拉美的多元文化現實曾經啟發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發問:“在這個世界上,不同階級、種族、膚色、信仰的人怎樣才能和平共處?”答案可能多種多樣,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無疑是關鍵。今天,中拉人民正在通過新的實踐繼續豐富這一答案。打造中拉命運共同體,並非水中月鏡中花,而是看得見、摸得著、感知到的現實。
歷史上中拉關係所取得驚人成就表明,中拉合作均有相當高的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這為雙方實現中拉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強大的政治、物質與心理基礎。習近平主席對拉美地區的第三次訪問既是國事之旅,更是合作之旅和友誼之旅。中拉雙方在政治、經濟、人文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必將隨著此次訪問而更加深化。更高水平的中拉全面合作夥伴關係不僅有利於促進雙方共同發展,同時有利於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構建政治上真誠互信、經貿上合作共贏、人文上互學互鑒、國際事務中密切協作、整體合作和雙邊關係相互促進的中拉關係,將打造成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最強聲音。讓我們不忘初心,攜手共進,砥礪前行!
(責任編輯:郭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