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鐵路站票,到底該不該半價優惠?因一條微博的倡議,這一問題近日在網上引起眾多媒體和熱心網友的討論,成為2013年春運開始後的最熱門話題。贊成站票半價的網友大多認為,站票、座票應當與軟臥、硬臥一樣,按照服務的不同而差異化收費,從而體現公平的市場經濟原則。但反對方則認為,如果實行站票半價,可能會衝擊鐵路整體運營秩序。如果火車票站票半價,是不是公交、地鐵也都需要重新定價?[詳細]
無座旅客以農民工兄弟居多,他們因為條件、知識有限等因,搶不到屬於自己的有座票。按照市場價值規律,他們沒能享受與車票價錢所匹配的服務,因此無座車票全價不合理。莊哥認為:無座半價!
如果認為火車上有座沒座一樣價錢,與享受到的服務無關的話,那我認為臥鋪也應該統一價格標準,如果不是,那就是自相矛盾。
火車站票是否應半價?個人意見,不應。即使先賣完座票再賣站票,也無法解決“買了半價站票卻也能坐上座位”的問題,因為中途有人會下車。花了全價買座票的人會想,憑什麼我提前買的票,卻還得多花一倍的價。
鐵路“站票”就應該賣“站價”?
一、難以監督買站票者是否會入座,如半價票享受有座服務,將導致坐票出售困難或人為拖延買票時間。二、提早買票者有座符合“價高者得”市場規律,人為打破將降低資源配置效率。三、半價票將成為部分鐵路工作人員的“小金庫”。異票同價是實踐産物,顛覆將造成不可控後果。
如果站票的價格降低了,會吸引更多的人買站票,這對鐵路分散客流無疑是有害而無利的。
其實,幾年前就有網友提出“站票”是“站價”的建議,如今舊話又被提了出來。但“站票”是“站價”為什麼不能推廣、實行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乘客手持一張站票,如果中途找到座位,這張站票該作何解釋?該享受什麼樣的服務?如果大家都爭著、搶著去購買站票“站價”,那會出現怎樣一種乘車秩序?中國鐵路春運是中國特色春運,在火車票價格、鐵路服務、鐵路運力等各方面已經越來越人性化了,網友建議站票須實行“站價”並推出自己的理由,並沒有什麼錯。但網友建議站票須實行“站價”,由此話推開來説:由於中國人多,處處可以出現半價的環節。假如真的“站票”是“站價”,許多企業、公司、服務等行業就要亂套,得到的結果是他們很快就要倒閉,自動關門。
目前我國高速鐵路的大規模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細分了鐵路旅客群體,解決了高端旅客的“一票難求”。但對於那些對價格敏感而對速度、舒適度相對不敏感的旅客群體盾卻未能明顯緩解,甚至可能會受到高鐵的“擠壓效應”而加重。這時,更加靈活的定價來説,普通列車購票難的矛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鐵路客運現有的運價體系還是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政府定價(或指導價),難以反映服務成本的高低與波動,也難以適應我國業已成熟的市場經濟大環境。成本核算困難並不意味著不計成本運營,體制尚未完全與市場接軌也不意味著就要拒絕市場。長期維持過低票價未必就是好事,而如果高得合理,較高票價也未必讓人難以接受。起碼,通過市場的邏輯形成的運價體系必然會更有利於市場的接受。
“春節回家”已經成為每年必然談及的全民話題。這其中包涵著故鄉情、遊子意的溫情也滲透著買票艱難、城鄉差距的無奈。春節回家是遊子們文化心理上的自然需求。事實上,按照如今的票價,“一票難求”的狀況已經延續多年。這當然有運力不足的原因。大多數企事業單位員工的春節假期只有七天,在一週時間內,30億人次同時出行,任何一個國家面對這種情況都會運力不夠。如果鐵路和航空動力能夠勝任如此春運,非春運期間就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目前來看,人們春節回家的需求無法抑制,也不應抑制。唯一迅速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延長春節假期。將現在的春節七天假延長到15天甚至更長,讓人們集中過年,但團聚需求之外的旅遊和外出可得以“錯峰出行”。
與有座服務相比,無座服務成本低,舒適度和安全性差,票價理應比有座票價低。買站票上車,就應該是“站”價才對,這道理與臥鋪票價比硬座票價高是相同的。 [詳細]
站票打折將産生很多新問題,例如,難以監督買站票者是否會入座,如半價票享受有座服務,將導致坐票出售困難或人為拖延買票時間,打亂正常的客運秩序。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