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公共服務藍皮書》稱,一項覆蓋全國38個城市25000多份問卷調查顯示,有39.91%的人表示深夜不敢外出,38.69%的人表示若長時間離家會擔心家裏財産安全。市民安全感排名前十的城市是拉薩、上海、廈門、寧波、杭州、南京、長春、重慶、天津和大連。從網曬月薪多少“不惶恐”到全民熱議“中國式接送孩子”,從擠破腦袋買房子到迷信“末日傳説”搶蠟燭……2012這一年,哪些關鍵詞跟“安全感”挂上了鉤?從這些關鍵詞裏,你找到自己的安全感了嗎?[詳細]
有些人之所以相信末日,是因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有種種不滿,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意識比較弱,作為弱勢群體,缺乏足夠的安全感,希望借末日逃避現實。
我相信我自己,意識的安全感對我更重要。我住的房子不能和很多人相比,那我也很開心,很愉快,如果哪個女的要我在市區買豪宅才結婚,我不幹。人即使住500塊租來的房子,內心也能有無比堅定的安全感。
還是那三個字:安全感。一方面公職人員的確能夠更穩定、長期地得到工作機會。另一方面中國正處於急劇變遷的時代,一個以市場化為導向的世界,信息萬變是它的本性所在,市場浪潮的不可預測性,讓卑微的個體無處遁形。因此,不論是出於逃避,還是主動選擇,公務員似乎真的是年輕人最佳的選擇。
2012年,哪些關鍵詞跟“安全感”挂上了鉤?
儘管弊端很多,但許多家長仍要“無奈”地堅持將這種接送繼續下去。消除“中國式接送孩子”背後的不安全感,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應該得到社會的更多關注和重視,特別是要彌補在交通、治安、衛生等多方面的社會公共政策缺失,才能為孩子的上下學之路築起安全“防火墻”。
雙十一、雙十二……網購成癮的人可能是受到了外界環境的打擊,內心産生焦慮和壓力,缺乏安全感。這時,他們內心的挫折感需要轉移和替代,空虛和匱乏需要填補,網購就成了一種用來緩解內在混亂的渠道。
當收入不足以供給衣食無憂,安全感就一定與收入有關“不惶恐”就是可以物化的經濟指標,具體是7000元還是9000元,還要看個體期望值。作為現代社會的普通一員,月薪族最大的依靠不是微薄的個人能力,而是一整套完善、可靠的社會保障體系。
有調查顯示,62.9%的受訪者認為愛吹牛的風氣在年輕人中嚴重。很多人內心缺乏安全感,充滿焦慮。在這種時候,吹牛不僅僅可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可以讓自己變得更有安全感。比如調查顯示,年輕人最喜歡吹牛的領域,首選“人脈關係”。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炫耀自己的人脈關係?有了人脈,表示自己背景深,後臺硬,不管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別人都不敢輕視、欺負自己。通過吹牛,可以營造一種虛幻的、拉大旗作虎皮式的安全感作為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內心安全感的缺乏,更多地反映出一些老年人,特別是農村地區老年人,在喪失勞動能力後,對自身所處的地位、今後養老的擔憂和焦慮。要解決這個普遍性的問題,有賴於社保體系、養老制度的完善,以提高農村地區的整體養老保障水平。而老年人的精神孤寂,涉及到多種複雜的因素,如與老年人文化水平相對較低、適合老年人的城鄉文化活動缺少等有關。就目前來説,要儘快建立針對老年人的多層次護理和服務體系,其中包括對老年人的各種心理撫慰措施。
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每個階層都會有時候感覺很幸福,有時候感覺不幸福,由很多要素構成。安全感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環境安全、食品安全,這是顯而易見的,最重要的還有人際關係的安全。打交道的人有信任感嗎?敢跟他打交道嗎?這種內心的糾結讓每個人不能放鬆,我覺得安全感更加重要。幸福由多維度構成,我們解決了吃喝住行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就很重要。縱向來講10年前比跟今天比我幸福了,但有時候幸福,有時候很不幸福,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
何謂安全感?簡單説,就是生活有保障。為何大家這麼樂於用收入來衡量安全感,還是因為物質保障的確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如果一個人面臨失業風險,承受房貸車貸的壓力,生病不敢請假,去醫院又擔心費用過高,孩子入托要走路子……如此種種,真的很難獲得生活上的安全感。 文明的現代社會,要讓生活其中的人有安全感、幸福感,需要讓更多人在GDP增長中改善生活質量,在城市的霓虹燈下找到生存空間。安全感取決於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取決於個人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讓更多人感受陽光與公平,內心充滿力量,眼中看到希望,才能有安全感。
每一個人都期望自己獲得安全感,這是基本需要。但是,我們往往因為需要安全感,而被安全感所囚禁。比如不顧自己的經濟條件一定要買房,因為買房可以帶來安全感。結果卻是,因為買了一套房子,每個月有巨大的房貸壓力,就不敢換工作,沒辦法學習提高,一套房子消滅了一個夢想。類似的思維之墻還有很多,比如,認為努力一定會有回報、總忍不住和別人比較、“我總是倒楣蛋”的心智模式、越有錢越不快樂的惡性循環等。《拆掉思維裏的墻》有一個副標題,叫“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對於我來説,最迫切的是破除虛妄的安全感。你呢?
一個城市的安全感是生活在這個城市的每一個市民發自內心的體驗,是精神狀態長期保持平靜、和諧、穩定的反映,它源於多方面:一是秩序上的平衡,維持強弱互動的公平機制不至於異化成叢林法則,強者不能絕對“恒強”,弱者永不至於淪落于底線之下;二是權益上有穩定的期許,面對世界和城市的變數,每個人都能于脆弱時得到幫扶,權益不至於時時有要兌現的衝動、或過期的隱憂;三是城市善於營造自身品格與道德的磁場,讓每一個有意或無意置身其中的人都能在一種向善、向上的行為慣性下放大集體道德,“見義”不好意思不“勇為”,見賢思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