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名校變景區,“限遊”行不行?

    廈門大學校園從12月17日開始實行對遊客有限度開放,每週的週一到週五,遊客只能在12點至14點以及17點後這兩個時段進入校園。早在今年6月1日,廈大已規定不允許旅遊團進入校園,大部分食堂將不接待遊客,不再接受現金消費。大學“限遊”,不乏先例。去年北大就作出了每日參觀遊客在5000人以內的規定,清華則將高峰期參觀時間限定在8:30—16:30。近年熱起來的“高校遊”,給名校管理造成壓力,關於名校限遊的爭議不絕於耳。[詳細]

眾説紛紜

廈大教師

防止校內資源被遊客透支

大學的“限”字文章都有著相似的初衷:防止大學的環境、教學和後勤等資源短期內被大量遊客透支,維護校園運轉秩序。

請遊客多體諒學生

不要再讓校方體諒遊客啦!先體諒體諒學生吧!上著課不經意回過頭就看見大鏡頭在身後對著我們拍,那瞬間“嚇尿”的經歷,至今我還耿耿於懷呢。

學生
學生家長

要麼就完全開放,要麼就完全禁止,這樣慢吞吞的,讓大家都很委屈。你們覺得我們進來擾亂秩序,我們好容易有個假期,還要頂高溫戰酷暑排一小時長隊,進來了也一肚子氣。大學校園這麼大,聽説平時學生有好幾萬人,現在他們都放假了,遊客肯定沒有平時的學生多,為什麼要限制我們?

廈門大學頒布“限遊”令,各方褒貶不一

既然是由國家撥款的公立學校,在道義上,其校園就應該向社會公眾開放。在允許的條件下和能夠承受的範圍內,接受遊客進入校園參觀遊玩。北大、清華等著名學府,應該是全民學校,有義務向社會公眾開放校園。

教授
專家

大學校園不該成為公園

以我個人的看法,大學校園不該成為公園。即便暑假期間,仍然有很多學生在校,更有很多外地進修生在此期間到大學學習。遊客的來臨已經嚴重影響學校秩序。

逛校園是附近居民的習慣

我住在周邊,經常進去辦事,也經常進去散散步,這都成為我們許多居民的習慣了,如此一限,豈不是把我們這些“老朋友”也擋在門外了?

居民

深度看點

大學校園限遊還需“導遊”

從社會反應看,每次大學出臺“限遊”規定,常常是既有掌聲也有磚頭,校園管理人員和學生大多歡迎,遊客和旅遊業人士則大多反對。人們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和利益來看問題,本屬正常。問題在於,當四面八方的遊客涌向各大名校,大學和遊客都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行事,如何在旅遊需求高漲的背景下尋求二者的平衡點? 大學校園是一種特殊旅遊資源,面對遊客需求,不能一禁了之、拒之門外,也不能放任不管,任由旅行團的三角小旗遍地招展。但是,“限遊”之外也需“導遊”。這需要有關部門和大學加強協作,對大學校園旅遊資源進行適度開發和利用,引導遊客理性參觀、文明參觀,使風景與人文共生的校園,成為教育國民、以文化人的一方樂土。

——李力言 評論員

“限遊”應該校方説了算嗎?

從民主來説,大學不得隨意限遊。大學限遊,納稅人,捐贈人等怎能沒有發言權?怎能由學校搞一言堂?是否限遊,是不是該有包括納稅人、捐贈人等社會人士參與的民主決策程序?從科學來説,限遊方案不得粗疏。就算經過民主博弈,允許大學限遊,是不是大學限遊方案應該制訂得更科學、更人性些?比如限遊時段,允許旁聽等特殊例外,是否收費,收費去向是否接受監督,東門進,西門出,等等,是不是應該考慮得更科學合理一些,可操作性更強一些?從發展來説,大學當思限遊之過。遊客追捧,大學喜,遊客擁擠,大學憂。為什麼其他大學不限遊?遊客追捧,是看重民主與科學,還是看重金錢與權勢?大學限遊,怕不怕遊人用腳投票向後轉帶來的連鎖反應?

——李雲勇 媒體評論員

建議假期適度開發旅遊

大學校園適度開發旅遊資源,提高學校的聲譽,擴大社會影響力。樹立名校形象並進一步擴大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是每個高校工作的重點之一。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當今各大高校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加強宣傳顯然不可避免。適度開發旅遊資源,不失為一個亮出高校特色、打出高校品牌的好辦法。同時,高校作為一種社會公共教育資源,除了有培養在校學生的責任外,還應承擔一定的社會教育任務,讓校外人士感受並體驗其科學、人文氛圍,提高全民素質。每逢假期,學校的各類資源便處在閒置狀態,不如適度開發將其開發成教育基地,組織校外各類人士參觀,讓他們感受高校的文化氛圍,接受校園內濃厚的文化熏陶。

——吳彬彬 評論員

觀點PK

支持 45963 支持,是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愛護

“限遊”是對在校學生和公共資源的保護,校園承載能力畢竟有限,遊客應該給予理解,並主動愛惜校園這方凈土。 [詳細]

支持 45963 反對,應對外開放履行公益職能

作為優質的公眾資源,名校應儘量開放,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高校“限遊”將他人拒之門外的做法不符合學校宗旨。 [詳細]

支持,是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愛護

發表評論*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

反對,應對外開放履行公益職能

發表評論*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

專家解讀

廖錚錚記者

火爆“校園遊”折射名校崇拜症

暑期北大、清華“校園遊”的熱潮,只是中國社會中氾濫的名校崇拜症的一種表現。幾年前,《人民日報》的一篇評論中就寫道:“近年來的名校熱,將‘成功’的概念擠得越來越窄,非名校的吸引力嚴重弱化。將財力人力過度集中于‘名校’而忽視對非名校的拉動和鼓勵,事實上是在為名校崇拜推波助瀾,不但掩蓋了名校的某些缺失,更有意無意地強化了諸多高校的市場化、商業化色彩,使得大學本該擔負的社會使命,對人文精神的追求,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都漸付流水。”這樣的問題一直存在,要獲得解決還必須整個社會下很大的決心和力氣。

劉效仁評論員

名校之魅力在哪?

名校成為遊客觀覽的熱點,除了自然地理景觀,獨特的建設風貌,更重要的是它的人文景觀,是它悠久的歷史文化科學傳統,是它的包容萬物、海納百川的博大胸襟。世界一流大學“不僅要有大樓大師,更要有大愛”。這種大愛就不僅是對於本校師生之愛,更是對於社會公眾的愛,對於平凡普通百姓的接納和寬容。這種愛至少應該表現為,對於那些慕名而來的人敞開胸懷,通過定時的開放和有組織的觀覽,滿足社會認知的需要,並真誠服務於社會需要。不但要讓人們走近自己,更應該讓人們通過親近,走進大學的文化大學的傳統,感受大學之大,大學之美。

黃學清媒體觀察員

國外:校園開放日、分場合設卡等

英國的學校在招生之前就有一個開放日給到學生和學生家長,讓那些學習比較好的學生早點來學校參觀,將來在報考的時候,可能會比較傾向於到這個學校來。在開放日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家長帶著學生到學校裏面去,專門看學校、參觀學院、聽老師講解等等。日本的大學很少有門衛,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只有學校的圖書館這樣地方才需要圖書證或者其他證件才能進入。但是日本家長主要是以讓孩子了解學校文化為目的,從小學就讓孩子立志報考東京大學等的名校的家長並不多見。日本高校的方法是與其讓家長、學生盲目參觀,不如有意識地展示自己。

調查話題:高校資源應該如何開放? 調查人數: 24536

你去過大學參觀嗎?

  • 經常去,喜歡大學的感覺
  • 偶爾會去,看學校和時機
  • 沒有,對參觀大學沒興趣

你認為大學最吸引遊客的地方在於?

  • 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 濃厚的人文氣息
  • 優美宜人的校園環境
  • 輕鬆純真的校園氣氛
  • 各種場館便利的硬體設施
  • 其他

你認為高校資源應該如何向社會開放?

  • 完全開放,與社會共享資源、培養孕育一方文化
  • 有選擇地開放,率先保障學生利益,著力培養英才
  • 不了解,説不清

往期回顧

留言板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