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在武漢商貿學院大學生記者團首次例會上,相關負責人要求新生記者簽訂“兩年之內不談戀愛”的保證書,最終有18名學生寫下保證書,此舉引發諸多反響。大學生談戀愛,曾經無數次引發社會各階層討論,從早期的“強烈反對”、以開除學籍作懲罰,到後來的“不提倡,不反對”,到前幾年有些高校允許適齡在校大學生結婚,直至如今,談不上否定,但也説不上支持,主流觀點還是“不提倡,不反對”。[詳細]
喜歡一個人,愛一個人,要有資本。學校裏很多人是因為無聊和寂寞去談戀愛。我想首先充實自己的內涵,多學知識,以後更好融入社會,而不是先去談戀愛。
大學裏不僅要教學生文化知識和技能,也應引導戀愛觀。如果一味鼓勵慫恿大學生談戀愛,這才是高校的失職。大學期間不要戀愛,尤其是女生,愛情中受傷最多的往往是女方。現在的學生們心理還不成熟,不懂愛情,也沒經濟能力去談戀愛。
愛情是人的天性,大學生完全有權利決定自己是否談戀愛。學校不能和學生為談不談戀愛“簽約”,這是矯枉過正,老師的要求匪夷所思。學生無須為加入某個社團去承諾感情選擇,社團也沒有權力要求學生出讓愛情。
“不戀愛保證書”引唇戰,大學戀愛該不該談?
從禁錮到放開,大學生的戀愛問題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客觀地説,今天不再採取堅決禁止的態度,是以人為本、尊重人性的表現。人到了一定年齡,心理生理漸趨成熟,戀愛也就成了必然發生的事情;禁錮非但禁錮不了,反倒帶來不良後果。
談戀愛沒有錯,看你會不會談戀愛,有的人把談戀愛看做生活的全部,萬事戀愛先,有的人把戀愛融入生活,喜怒哀樂之事都能泰然處之,還哪能分不清楚利弊。
現在小學生開始情竇初開,初中生開始出現暗戀,高中開始自由戀愛,如此開放的青春期,到了大學居然變成細膩的問題了。
通過寫保證書以限制大學生談戀愛,其關心大學新生的動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這樣的方式是否就一定有效呢?筆者以為不然。通過客觀條件諸如條例、保證書等來限制人的主觀感情,這本身就是一種對人性的非理性束縛,同時,這樣的保證書也毫無分量,如果在保證期談戀愛了怎麼辦?踢出大學生記者團?對於大學生在校期間談戀愛,應該更多的採用溝通交流的方式,正確的、善意的、柔性的予以引導,大禹治水還知道堵不如疏,更何況是談戀愛這樣的人生大事!
婚戀也是人生的重要課程,戀愛能讓一個人在心理與行為上更成熟。戀愛是人性的本能,社會只會對青少年早戀加以引導,對成年人的戀愛卻沒有任何理由干涉。既然沒有人“規定”大學生一定要在校談戀愛,同樣也不應“命令”大學生不能在校談戀愛。説到底,這是順其自然的事。另一則新聞是,不少高校社團在新學年招新後即出現“退團潮”。究其原因,是大學生社團變了味:組織越來越官僚化,活動越來越功利化,成了部分學生謀取個人利益的“政績秀場”。
大學生活,只有一次。大學愛情,四個學年下來,並不佔有多少課時。並且是由大學生們自主選修的。如果因為一紙不戀愛保證書,而讓學生們的大學愛情,四年後挂科了,那麼誰還能再給他們四年?難道,大學愛情的補考,能夠出一張試卷,只是簡單的選擇填空嗎?難道用數學公式,高次函數,微積分能算出愛情的長度嗎?很顯然,大學愛情,不是學校可以檢驗出來的,而是由學生自己領悟。高校,你敢讓學生的愛情挂科嗎?
大學校園戀愛亂象多,戀愛會分散學生精力。 [詳細]
大學生有婚戀的自由,學校的做法太荒謬。 [詳細]
大學生作為傳播先進文化的使者,被社會賦予較高的期望值。因此,在校大學生雖然有戀愛的自由,但一定要遵紀守法,避免作出與自己文化程度、個人修養不相稱的行為。需要強調的是,大學時代是一個人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現在就業壓力逐年加大,我們這一代大學生惟有順應時代發展,勤奮學習,才能適應將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如果為了“愛情”而耽誤了前程,實在是得不償失。
社會現實的影響,導致一些大學戀情與以前相比,縱向來看越來越不單純,這是導致大學戀愛快餐化的重要原因。大學戀愛是大學階段必須學會的課題,甚至可以説是這個成長階段的一個任務,大學階段對於學生情感的重要性和其對於一個人人生的重要性是一樣的,這是“練兵場”,在這個階段的歷練中,大學生的情感才能不斷走向成熟。但對於戀愛,還是應該抱著嚴肅、認真負責的態度。
為什麼學校越是對學生戀愛管理得嚴格,愛情越是發展得蓬蓬勃勃?這種矛盾是學校不作為導致的。《婚姻法》規定:女20歲、男22歲就可以結婚,結婚的權力都有了,怎麼談戀愛的權力沒有了?我就鼓勵學生談戀愛,還教學生怎麼談戀愛。大學不談戀愛還什麼時候戀愛?愛情是非理性而産生,愛情是毋需要前提條件的, 説什麼還沒“本錢”談戀愛,這種説法將愛情“物化”了,這是在褻瀆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