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自10月10日晚莫言被宣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其山東高密的舊居就成旅遊熱點。僅10多天,院中樹苗、蘿蔔等均被拔光。有遊客邊扯樹葉邊許願:“讓兒子也沾沾文曲星莫言的光,保祐兒子明年考上北大”。莫言二哥管謨欣對此很無奈:“擔心怕人家説閒話,莫言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你們莫家就翹尾巴了?”目前,當地政府已重視此問題,據悉,將會把莫言舊居管理起來。[詳細]
自從莫言火了之後我終於知道什麼叫“魔幻現實主義”,現在圍繞他發生的每一件事都堪稱“魔幻現實主義”,摘片人家種的葉子就有考狀元的希望,呵呵。
呵呵,可以把它轉變成商機的啊。應證了那句對讀書人説的老話:都來錦上添花,就不雪中送炭!
雷峰塔建於公元975年,歷時6年完成。後來,由於傳説雷峰塔的塔磚可以用來驅病強身或安胎,許多人就從塔磚上磨取粉末、挖取磚塊,還有人從塔內挖尋經卷來牟利。1924年9月25日下午,幾乎挖空的塔基再也不堪重負,突然全部崩塌。
莫言故居被“偷菜”,遊客為“沾光”拔光蘿蔔
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説,莫言只是一個代號,一個獲了獎的名字而已,他的出身、學歷、經歷、作品都是無關緊要的。下一步大概就會從他們家房子上拆磚拿瓦了,因為這些磚瓦沾染的靈氣。這也是“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接送學”之後的“中國式沾光”吧。
“元芳,關於此事你怎麼看?” 元芳:“大人,此時必有蹊蹺。政府之前説了,就算賠錢也要大批量地種植高粱,目前看來,樹苗、蘿蔔被拔光,未來種高粱,怕是凶多吉少。”
“信莫言,上北大”將部分人的功利迷信思想暴露無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理想,是所有科學、文學巨擘的最好注腳,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強大的稀缺品格。
莫言獲獎確實是個喜事,作為中國人我們確實是該高興,但是,若把喜慶追捧化,就會鬧笑話。若喜歡莫言,尊敬莫言,你可以看其書讀其文,甚至到其故居遊一遊也未嘗不可,可是若以慕之名,拔人家的蘿蔔,就不僅可笑,而且非法了。要知道,蘿蔔上是沒有文學仙氣和作者才氣的,這是一個常識。顯然,個人和群體的道德若營養不良,就會産生荒誕現象。荒誕在文學裏是一種藝術,可是荒誕在現實裏卻是一種病態。由此看來,道德課,是一堂自習課,也是一堂社會公共課,這課要是沒上好,笑話還會接連不斷。
山東旅遊口號已經快“一山一水一聖人一文豪”了,在“文豪故居二日遊”光芒映照下,高密街頭的火燒和燒雞都標上了莫言的簡介。借用莫言手稿中的自嘲,“只因高密少名人,故將莫言捧上天,但願今後三十年,故鄉能出真聖賢。”目前種種對莫言的消費行為正應了諾獎評委會的頒獎詞:“魔幻的現實主義”。如何將虛無的文化或虛幻的聖賢與現實經濟緊密結合呢?其實文化産業有其自然規律,民心認可與否更無法速成。大力開發莫言旅遊文化産業是好事,但一切應在尊重文化産業發展的客觀規律下進行。
“莫言效應”可以利用,如果能夠借助“莫言效應”發展了當地經濟,改善了百姓生活,不但為當地政府和百姓所樂見,想必莫言本人也會感到由衷的高興。莫言是中國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前面沒有“諾獎效應”可以借鑒,一切都要靠當地政府邊實踐邊摸索。如果盲目衝動而大興土木,成功了還好,失敗了就會付出沉重的代價。當地政府想把這種文學和文化意義上的財富轉變為經濟意義上的財富,無可厚非。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在這種轉化的過程中,如何做到穩打穩扎,避免盲目冒進而導致得不償失,甚至是勞民傷財。
高密是中國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家鄉,莫言的文章很多直接取材于高密,這些對於遊客有吸引力。地方政府借用莫言效應,重視發展文化旅遊,成功的幾率很大。 [詳細]
雖然莫言效應持續發酵,但更多人可能只需讀莫言的作品,而不一定有興趣去莫言的家鄉走一遭。莫言效應會隨著時間逐漸減弱,高密要發展旅遊,單純依賴莫言效應很難成功。 [詳細]
高密利用莫言效應開發旅遊無可厚非。要想成功,需要從科學估算、合理規劃、打造出有特色有文化底蘊的旅遊項目、改善基礎配套設施、提升旅遊體驗等多方面入手。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