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過年的“飯”,過年的“局”

     2012不是世界末日,日子依舊如常。大城市的,小鄉村的;有錢的,沒錢的,在每年的年末都要朝一個地方奔去,都要回家過年。路上的艱難自不必 説,但即便是到的了家,等到的也未必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時刻,可能是一年中最煩惱的時刻。在具備中國飲食文化代表性的各種“吃請”以及隨之而 來的各種“局”之中,人情債、利益鏈、生活圈、潛規則……人性與嘴臉都在推杯換盞之間,百態盡顯。[詳細]

第191期

  • 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
  • 中國網絡電視臺評論頻道出品
  • 責編:茅思逸

非常識

過年的各種“吃請”、“請吃”

    中國人崇尚民以食為天。過年了,回家了,聚會也開始輪著轉開了:會親人、會朋友、會同事、會同學、會戰友……聚會往往成了過年的主題了。聯 絡感情、勾兌交易、閒聊扯淡,似乎一切都要在觥籌交錯中進行。
     無酒不歡,無肉不席。只要你在這個社會上混搭,只要你還有三親六故,三朋四友,就免不了有飯局。不論你是公交、私交還是公私兼交,或是什麼 因為諞得來而偶交,都是交必設飯局,似乎不設飯局就不夠意思。老同學聚會,重溫舊夢沒有個飯局就不能回憶起過去美好的時光。給孩子轉個學, 要辦兩個飯局還上人情。孩子考上大學,要辦飯局以表慶賀。有親人住院,要辦飯局犒勞醫生“下刀有方”。飯桌上談的內容是否和原定計劃有無關 聯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在吃吃喝喝,拉拉呱呱中培養了感情,加深了友情,甚至是滋生了感情,不是皆大歡喜的好事嘛!於是有人慨嘆説,飯局 已經成了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各種“飯”的背後少不了各種“局”

   人生在世,不過吃穿二字。飯局飯局,除了吃“飯”,當然還會設各種“局”。於是出了個叫“飯局文化”的東西,甚至還引申出其他的分支,如請 客文化、點菜文化、段子文化、陪酒文化、買單文化、局後局文化。於是張口閉口談“飯局”的人似乎就顯得多幾分高雅,幾分文化。
     有人曾總結過飯局中的各種“局”: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暗渡陳倉、隔岸觀火、笑裏藏刀、欲擒姑縱、拋磚引玉、擒賊擒王 、釜底抽薪、混水摸魚、金蟬脫殼、關門捉賊、遠交近攻、偷梁換柱、假癡不癲、反客為主、美人計、苦肉計等等,似乎與“三十六計”有點不謀而 合的味道……

非常識
中國人往往把吃飯、喝酒、飯局,賦予了過多的意義。

非常識

因局而飯,非因飯成局

    透過飯局裏的中國人,可以看到飲食之道裏的政治利益、社會關係、人際規則和文化滋味。中國的飲食之道,説白了就是人情融合之道。一場飯局, 既能是親朋故交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是生意對手間的交鋒談判。所謂人脈,所謂圈子,所謂社會關係,所謂資源,所謂一個人的能量,所謂友誼,所 謂生意和交易,最後通通繞不開飯局。酒肉雖然穿腸過,交情自在心中留。
     飯局就是一個平臺,吃的多少、吃什麼、怎麼吃,其實沒人在乎。菜雖然一定豐盛,但“局”更加重要:吃飯事小,出局事大。

飯局有著各色的“潛臺詞”

    飯局的意義在哪?一個人的飯局很多,意味著幾個潛臺詞:他是有很多朋友的人;他是重要的人;他是受歡迎的人;他是事業有成的人。沒人帶你 玩,是一種比失業、失戀和失明更令人恐懼的事,這意味著你成了社會的棄兒,圈子外邊的人。對大多數人而言,他們的內心並不足夠強大,需要不 斷被貌似融洽的人際關係認同。所謂人脈,所謂圈子,所謂社會關係,所謂資源,所謂一個人的能量,所謂友誼,所謂生意和交易,最後通通繞不開 飯局。酒肉穿腸過,交情心中留,一場飯局下來,各人得到了一張透支金額不等的社會關係信用卡,平添了一份阿Q式的滿足和信心。

非常識

飯局不是賀歲片,未必都有大團圓結局

    今年賀歲檔有一部電影名字叫《飯局也瘋狂》,就是圍繞中國的飯局文化而展開的故事,當然賀歲檔的結局免不了“大團圓”。但現實中的飯局卻並 非都是皆大歡喜。
     有局,就有出局者;有辦事的,就又沒辦成事的;有陰謀的,就有陰謀落空的;有稱兄道弟的,就有背後捅刀子的;有新歡,就有舊人。飯桌上激情 萬丈唾沫橫飛的,貌似喧嘩的大多數,他們可能並非是情投意合肝膽相照,可能只是虛情假意虛與委蛇。酒肉穿腸過後,也許落得的只是一坨屎,幾 泡尿而已。

多些純粹的飯,而不是“局”

    2012年初,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1840人參加)顯示,77.2%的人表示身邊存在“恐歸族”,而其中怕飯局“車輪戰”的比例為26.1 %。可見,飯局“車輪戰”也成為“恐歸族”們過年期間揮之不去的“夢魘”。
     費時費力費腦子,傷胃傷身傷感情。有人抗拒自然可以理解,他們期待的只是單純了一些聚會,談談自己的生活、想法;純粹的一場飯,與朋友敘敘 舊,與家人談談心,而不是什麼三十六計似的“局”。

投票調查

您對過年飯局的看法是?

  •  喜歡
  •  厭惡
  •  沒感覺

您有“恐歸”的感覺麼?

  •  有
  •  沒有
  •  説不清

投票  查看結果

“食色性也”,孔老夫子兩千多年前的話,今天似乎仍有意義。

 往期回顧

網友評論

登錄 | 註冊

我來説兩句



驗證碼:看不清驗證碼?點擊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