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導讀】家住武漢三鎮的三名女嬰,因一直食用同一品牌奶粉,身體出現早熟特徵,三名女嬰家長稱孩子食用聖元奶粉,懷疑是聖元奶粉惹的禍。三女嬰性早熟病例經《健康時報》報道後引發社會強烈關注。
8月15日下午,衞生部通報“聖元乳粉疑致兒童性早熟”調查結果。專家組評估認為,湖北3例嬰幼兒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與食用聖元優博嬰幼兒乳粉沒有關聯,目前市場上抽檢的聖元乳粉和其他嬰幼兒乳粉激素含量沒有異常。
聖元公司:7日在其官方網站刊發公開信,稱“生産銷售的産品是安全的,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違規物質的行為”,表示“産品激素含量更無懈可擊”。
衞生部:已經責成湖北省食品安全監管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調查處理。據我們了解,湖北省食品安全監管領導小組辦公室已經組織相關職能部門,抽取該品牌的樣品進行實驗室檢測,並組織醫學臨床專家對涉及到的女嬰進行臨床會診,同時開展醫學調查,分析女嬰患病原因。
質疑:修改奶源地。據聖元“優博”奶粉的官網刊登,當中宣傳“精選來自歐盟純凈牧場的優質奶源”。不過,聖元在美國發佈的年報,已悄然改為進口自新西蘭。聖元在風險提示中警告,對於海外採購的原料不一定能做到像自己工廠那種程度的質量控制。
聖元改口:歐盟奶源是以前用過的
奶源: 聖元在2009年的年報顯示,聖元優博、優聰和荷蘭乳牛三品牌的奶粉原料全部來自於新西蘭恒天然集團,恒天然集團則是此前三鹿的第二大股東。
飼料:業內人士表示,奶粉中導致嬰兒性早熟的激素,可能是在飼料原料環節産生。而對於這種易致動物性早熟的激素,很多飼料生産企業並沒有專門檢測方法。
檢測存在漏洞:添加雌激素不會給奶企帶來經濟效益,所以激素可能在飼料原料中産生。奶牛的能量飼料很多是用玉米副産品加工而成,而玉米出現倒伏後,會發酵産生一種黴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這種黴菌毒素有雌激素作用,可以導致人或動物流産、性早熟。
農業部:對於飼料生産行業的衞生質量標準,農業部門一直有嚴格監管制度,對於業內人士介紹的黴菌毒素,檢測機構也有明確的檢測標準,“不會存在漏檢的情況。”
藥監局:國家藥監局負責藥品檢測的中國藥品檢驗總所工作人員稱,除某些保健食品之外,目前我國藥監部門尚未開展食品檢測業務,“要檢測奶粉中的激素成分,現在肯定不能送檢,而且不受理個人申請”。
農業部:農業部門已制定了奶粉中雌激素的檢測方法,並提供給湖北省。
奶粉雌激素檢測標准將發佈:目前已經在走相關程序,預計最快在三四個月時間內,農業部就會頒佈該項技術標準,這樣就能做權威檢測了。
專家:會診女嬰性早熟原因 暫不能斷定與奶粉有關 要證實性早熟和奶粉之間的關係要做到以下幾步:一是確診患者是否真正屬於性早熟;二是測量奶粉當中的激素含量;三是了解孩子的真實食用量,而不是泛泛地説你吃過,我吃過;四是由國家權威機構進行實驗之後,得出兩者之間的科學結論。
公眾:急盼"聖元早熟門"真相 在武漢光谷家樂福超市,一位正在選購奶粉的劉姓女士告訴記者,她女兒已經兩歲了,聽説了關於問題奶粉可能導致嬰兒性早熟的報道後,讓她對奶粉質量更為擔心了。
評論:孩子,是什麼讓你們早熟? 本來,涉及孩子成長的大事,政府部門應雷厲風行地應對,而且激素屬於藥物,奶粉裏面是不能含有激素的,質檢部門不能檢測,那麼藥檢部門就應該承擔這項檢測任務,儘快給消費者和受害的孩子一個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