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歸來:我想很多看過《中國財經報道》的觀眾朋友,包括伴隨這個節目成長起來的一代人,都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這個節目會一直在中央二套經久不衰,“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姜詩明:也談不上秘訣,《中國財經報道》的誕生,應該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進一步深化,大家對經濟,對財經問題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從96年開始,中央電視臺二套改變成為經濟生活頻道,在那個時候,從過去一個欄目《經濟半小時》一下子擴展到幾個欄目,圍繞著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全是圍繞著財經,一個重要的方面。從1996年開始,大家知道這15年,特別是從92年開始,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20年,應該説財經欄目的誕生,也是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成長起來的,趕上了一個好的時候。另外一方面,作為我們做財經節目的從業人員,也伴隨著這20年的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成長起來,在不斷滿足觀眾需求的同時,我們也從市場當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使我們的財經節目的製作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斷地提升。應該説有客觀的大環境的原因,也有我們主觀努力的原因,使財經的欄目這幾年發展得比較快,比較好。
記者歸來:《中國財經報道》這樣的節目一直到現在為止還是深受觀眾的喜愛,可能它在創新和內容和形式上的變化也是一直在尋求自己的突破,能不能聊聊《中國財經報道》這樣一個節目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什麼樣不同的特點?到現在已經16個年頭了。
姜詩明:《中國財經報道》的發展可以大致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新聞資訊階段,剛開播的階段,我們每天是在經濟頻道每天有四檔到六檔滾動的播出,那個時候重點是提供大量的財經資訊,因為那個時候資訊還是大家需求比較強烈的,每天有六檔。到2000年的時候,隨著財經頻道進一步深化,恢復了《經濟信息聯播》、《第一時間》,財經頻道的節目樣式、種類越來越豐富了,我們的節目在這種背景下轉型為比較專業的財經評論類的節目,每天一檔,我們引進了財經評論員,對當天的財經大事,或者一些問題進行點評。再到2006年的時候,經濟生活頻道整個改為專業的財經頻道,大家現在知道的中央二套已經變成了財經頻道了,整個的節目又發生了一次變化,又重新做了一些調整,又開通了《今日觀察》等等一些新的節目,在這個時候我們又調整每週一小時深度報道的節目。
記者歸來:您覺得從目前的受眾群體,您分析現在的觀眾朋友有一些什麼樣的特點?咱們在面對他們這些,對於經濟學,很多比如説經濟上面的常識的需求的時候,咱們在形式和內容上面又做了哪些突破呢?
姜詩明:我們做節目還是儘量滿足觀眾的需求,我們也不斷地在研究和揣摩觀眾的需求,同時根據頻道整體的佈局,根據不同欄目的定位,把自己欄目定位找準,差異化生存,差異化競爭的方式。現在我們這個節目,我想我們節目主體觀眾還是對於經濟感興趣的,相對來説學歷比較高,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具體來説,可能是一些企業管理人員、白領、大專以上文化學歷的觀眾是我們欄目的主體,核心的受眾。當然,現在是經濟社會了,很多生意人對財經問題也非常關心,另外還有一些年輕人也希望掌握更多的,通過市場現象學到更多的經濟學和市場知識,這些都是觀眾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