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歸來:三年時間説長不長,説短不短,相比國內,三年的時間,在華爾街得到的信息哪些在國內得不到?
郭浩彬: 還有很多資訊和信息,在國內不是得不到,資訊和信息現在是網絡時代,流動性非常強,在國內知道美國發生任何事情,但是有一些觀點,在國內來説很難得到,我也是通過不斷地採訪,不斷地跟一些專家進行交流,然後有一些觀點會比較讓人耳目一新,或者給出國內看不到的觀點。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美聯儲QE2第二次量化寬鬆政策推出,正好趕上G20峰會,全世界對美聯儲一片罵聲,中國因為食品價格上漲,通貨膨脹非常嚴重,中國很多媒體輿論導向都是美聯儲印錢導致中國通貨膨脹很嚴重。那個時候正好我回國出差,北京出租司機都在跟我罵美聯儲,很有意思。當時我覺得有點不對勁,即使美聯儲印錢,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也不會引起中國國內通貨膨脹,跟摩根大通經濟學家,也是經濟資商局委員,做了專訪,他以前是美聯儲的官員,他的意見是即使美聯儲量化寬鬆政策本質上有區別,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更好叫法是信用寬鬆,增加了貨幣基數,沒有太多增加貨幣供應。美國來説不會出現太劇烈的通貨膨脹,因為銀行賣國債給美聯儲,之後銀行拿到現金,還是會存到美聯儲,美聯儲希望銀行更多借貸出去,但是貨幣政策一般有6到8個月滯後效應,那個時候銀行不會有那麼快開貨幣窗口,把貨幣借貸出去,引起比較大的通貨膨脹。第二個例子,還有一個現象,國內每年媒體比較忽視的,那個時候推出一兩個月的歐洲央行提息,0.25基準利率體系,導致美元大幅度貶值,大宗商品價格有一個上漲,然後到了2011年初,日本地震、利比亞的事情開始了,情況很複雜,並不能直接單純指責美聯儲導致中國通貨膨脹,或者怎麼樣,這是一個在國外那邊來説在國內比較難得到的信息。
記者歸來:國外資訊信息更加全面,國內傳過來,變了味道,領悟利用有偏差。
郭浩彬: 資訊沒有太多的不同,但是有些人的解讀,關鍵資訊背後解讀,資訊都是現象描述,現象背後本質什麼樣,還是有很大不同。
記者歸來: 2011年下半年,歐債危機出現了像法國等諸如此類歐洲核心國家蔓延的勢頭,歐洲銀行受到嚴重威脅,同時有報道也指出,歐債危機將是美國經濟最不確定的因素之一,對此,你覺得你如何來看歐債危機,你是怎麼來分析。
郭浩彬: 我覺得有一點你説得比較對,歐債危機是美國經濟復蘇最不確定性一個原因,可能幾個月之前這麼説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現在可能會有一些地緣政治,像中東、伊朗這樣的問題,可能更嚴重的問題會出來,但是整個對歐債危機來説,當然希望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了,首先,各方面通過這幾年,2009年到現在積累一些經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洲央行和歐盟積累一些經驗,每個國家問題梳理出來,希臘當時舞弊和公務員系統氾濫,像愛爾蘭當時國有化了所有銀行債務。第二,現在歐洲銀行流動性還可以,銀行的資本結構還可以,經過歐洲央行幾輪的長期低息貸款,現在這些問題差不多得到一定有效解決,而在今年5月份永久性歐洲救助基金ESM開始啟動,從資金量方面差不多有一個比較靠譜的平臺。另一方面,也是最關鍵的方面,就是從人口結構上來講,那麼歐洲的經濟增長會持續地放緩,經濟增長的放緩,導致了投資機會減少,投資機會減少意味著主權債成了很多投資人不得不接受的一種投資品,債權市場如果往好的方面想的話,不得不接受主權債高風險,收益率低一點的現實狀況。現在比較大的問題,歐洲整個財政整合能不能繼續推進,如果這個能繼續推進,歐洲整個問題還是向著比較好方向走,因為我們知道歐洲只有繼續整合是唯一齣路,如果分崩離析,無論對法國還是周邊的小國都是災難性的。整合過程,如果西班牙或者意大利這種債權規模非常大的國家,如果出了問題,債權市場引起非常大的波動,對整個歐債危機解決還是會造成非常壞的影響。最重要的一點,歐洲的優勢民間非常富有,財富一般集中在民間,即使説政府多窮,我們可以看到意大利平均國民富裕程度是中國七倍,中國可能外匯儲備非常強大,整個人民儲蓄率非常強大,但是如果平均到個人、民間,歐洲還是比我們富裕非常多。歐洲政府能不能利用民間財富解決一些問題,有可能解決辦法的一個優點。但是缺點,就是最癥結一點,歐洲整個人口結構導致經濟不可能有一個持續比較穩健的發展,這個問題也會在今後幾十年之內,歐洲最大的一個隱患。
>>更多訪談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