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阻擋的火車頭
央視網(記者江易易 報道)近期,質疑中國經濟、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又開始抬頭。産能過剩、內需不振等問題再一次被西方媒體“翻炒”。但事實上,這些問題均是一個健康經濟體存在的客觀現象。專家表示,中國經濟正在向一個更高的臺階邁進。
據新華網報道,西方媒體唱衰的依據之一是:5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較4月回落0.1個百分點,生産者物價指數(PPI)連續15個月負增長,表明企業對經濟發展信心不夠,同時,消費增速也非常微弱。
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確實正在放緩。但這並不等同於走下坡路。只要政策把握得當,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調整後的中國經濟將再上新臺階,進入健康快速的發展時代。
“從某種角度看,産能過剩和內需不振等問題是促使中國向質量效益型經濟轉變的客觀條件,是‘前進中’的問題,不應依此判斷中國經濟將要崩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稱。
造成目前産能過剩的主要原因是,此前,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政府出臺一攬子刺激計劃,將主要資金投放到鋼鐵、光伏等見效快但與百姓生活相關度較低的行業。隨著中國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以及收入分配改革帶來的人均收入的提高,在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之後,住房、教育、保健等將成為新的消費增長極,産能過剩和內需不振問題將立即失去持續蔓延的土壤。
另有西方經濟學家曾質疑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多數中國經濟學家認為,這種質疑與中國的實際不相符。理由是:中國的財政收入增長很快,且中國民間財富增長很快——銀行存款一項的增長足以説明中國經濟增長是相當紮實的。第二,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對於中國經濟增長有著巨大的支撐作用;此外,中國外貿和出口的大幅度增長,也表明中國經濟增長足夠強勁有力。
中國經濟的發展有目共睹。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經初步核算,2012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為51.93萬億元人民幣,增速快於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
人民網報道稱,隨著改革的深入,在不久的未來,城鎮化將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動力。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迅速發展並且科學管理之下的城鎮化,能夠有效提高社會生産率並促進經濟轉型,深度推動第三産業的發展。同樣,隨著清潔能源的開發、現代畜牧業的發展,中國經濟所迸發出的有機活力,將在深層次上助推中國經濟。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正面對最好的發展機會和最廣大的國際市場,多個平臺和多個行業的開拓進取,以及民眾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長,都可以讓中國能夠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根據測算,中國經濟在未來的10到15年,都有望維持7%至8%的高增長。
對於高速成長中的中國經濟,唱衰論調一直未能停止。但國家經貿委經濟研究中心宏觀部博士趙曉認為,從長遠看,中國一定會成為世界經濟發展進程中的新火車頭。這個火車頭也許是地區性的,也許是世界性的,但一定是不可阻的。
------------------------------------------------------------
網絡新聞聯播封面報道《中國經濟:“火車頭”行駛在正確軌道上》20130723
No1: 增速高低盡在掌握
No2: 不可阻擋的火車頭
No3: 世界經濟的“穩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