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這幾句詩出自屈原早期的作品《橘頌》,可謂是對屈原一生愛國情深的寫照。
公元前353年的夏曆正月23日,一個嬰兒降臨人間。屈原出生的這一天正是寅年寅月寅日,古人認為三寅匯聚是一個最美好的時辰,屈原的出生也為屈氏家族帶來了無限希望。
史記記載,楚國先祖始於熊姓,春秋初年,楚武王熊通的兒子暇,因功被封于屈,暇的後代便以封地屈為氏。屈原就是屈暇的後裔。三百多年來,屈家一直是楚國最古老、最顯赫的王氏宗族,世代擔任楚國要職,總攬軍政、外交、教育大權。不過在屈原出生時,屈家已經日益衰敗。
由於出身貴族,屈原長大後順理成章地進入了楚國權力機構。先是擔任三閭大夫,管理皇族宗族譜牒。20多歲又做了楚懷王的左徒,對內和楚王討論國家大事,發佈號令,對外接待賓客,應付諸侯。楚王很信任屈原,還讓他草擬法令,又讓他出使齊國,聯齊抗秦。司馬遷《史記》評價屈原“博聞強志”,“嫻于辭令”。
那時西方的秦國最強大,時常攻擊六國。名士蘇秦提出合縱,即聯合六國一同抗秦,屈原積極參與此事,與蘇秦一起促成楚、齊、燕、趙、韓、魏六國君王齊集楚國的京城郢都,結成聯盟,並使懷王成了聯盟的領袖。屈原因此得到了懷王的重用,楚國很多內政、外交大事,都憑屈原作主。
屈原為實現振興楚國的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獎勵耕戰、舉賢能、反壅蔽、禁朋黨、明賞罰、移風易俗。但是屈原的這些做法觸動了貴族和官僚階級的利益,楚國以公子子蘭為首的一班貴族,常在懷王面前説屈原的壞話。挑撥的人多了,懷王對屈原漸漸疏遠。
秦國一直對楚國虎視眈眈,只因為齊楚連盟,秦國不敢動手。秦國相國張儀想趁楚國內部不和的機會,親自去拆散六國聯盟。
張儀先是以重金收買了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又欺騙楚王説:“楚國如果能和齊國絕交,秦國願意獻出商于一帶六百多裏土地。”屈原極力勸諫,楚王不聽。
楚懷王斷絕了與齊國的聯盟,派人跟張儀去秦國受地。張儀回秦國後裝病,三個月不見楚使。懷王以為張儀怪他和齊國斷絕關係不夠堅決,又派人去辱罵了齊王一通。齊王大怒,斷絕了和楚的合縱,反而和秦國聯合起來了。這時張儀才出面對楚使説:“您為什麼不接受土地呢?從某地到某地,廣袤六里。”
六百里變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氣,回來報告楚懷王,懷王大怒,先後兩次興師伐秦,結果都被秦打敗,喪失八萬軍隊。大將軍屈丐、裨將軍逢侯醜等70余人被秦軍俘虜,漢中郡淪陷,史稱“丹陽之戰”。隨後,秦又遣軍攻取楚地漢中(今陜西漢中)600里地,置漢中郡。
楚懷王這時才意識到齊楚聯盟的重要性,於是派屈原出使齊國,想要重修舊好。秦國怕齊楚復交,為了緩和關係,主動提出退還漢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楚懷王恨透了張儀,提出不要漢中地,只要張儀頭。秦惠王本不同意,張儀卻胸有成竹地説:“以我張儀一個人就能抵得上漢中的土地,臣願意到楚國去。”
張儀到楚國以後,又賄賂了鄭袖、靳尚之流,在楚懷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語。楚懷王居然又把張儀放了,還和秦王結下了姻親關係。等到屈原使齊回來,説明利害,懷王想追回張儀,張儀早已走得無影無蹤了。
楚懷王二十四年,楚去秦迎親。第二年,懷王與秦王會于黃棘(今河南新野縣東北),接受了秦退還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縣)。屈原竭力反對,卻遭到了流放。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楚國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楚懷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怕得罪秦國;去,又怕有危險。他就跟大臣們商量。
屈原對楚懷王説:“秦國強暴得像豺狼一樣,咱們受秦國的欺負不止一次了。大王一去,準上他們的圈套。”
可是公子子蘭卻一直勸楚懷王去:“咱們把秦國當做敵人,結果死了好多人,又丟了土地。如今秦國願意跟咱們和好,怎麼能推辭人家呢。”
楚懷王聽信了公子子蘭的話,就上秦國去了。沒想到,這一去再也沒有回來。
楚懷王剛踏進秦國的武關,立刻被秦國預先埋伏下的人馬截斷了後路。秦昭襄王逼迫楚懷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讓給秦國,楚懷王沒有答應。秦昭襄王就把楚懷王押到咸陽軟禁起來,要楚國大臣拿土地來贖才放他。
楚國的大臣們聽到國君被押,便立太子為新的國君,並拒絕割讓土地。這個國君就是楚頃襄王。公子子蘭當了楚國的令尹。楚懷王后來連氣帶病,沒有多久就死在秦國。
楚懷王去世後,屈原規勸楚頃襄王蒐羅人才,遠離小人,鼓勵將士,操練兵馬,為國家和懷王報仇雪恥。
可是他的勸告反招來了令尹子蘭和靳尚等人的仇視,他們經常在楚頃襄王面前構陷屈原。這種讒言聽多了,楚頃襄王把屈原革了職,放逐到湘南去了。
屈原抱著富國強民的志向,反倒被奸臣排擠。他到了湘南以後,經常在汨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著傷心的詩歌。
有一天,屈原在江邊遇見一個漁夫。漁夫對屈原説:“您不是楚國的大夫嗎?怎麼會弄到這等地步呢?”
屈原説:“許多人都是骯髒的,只有我是乾淨的;許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還醒著。所以我被趕到這兒來了。”
漁夫不以為然地説:“既然您覺得別人都是骯髒的,就不該自鳴清高;既然別人都喝醉了,那麼您何必獨自清醒呢!”
屈原反對説:“我聽人説,剛洗過頭總要把帽子撣乾淨,剛洗澡的人總是喜歡撣撣衣上的灰塵。我寧願跳進江心,埋在魚肚子裏,也不能拿自己乾淨的身子跳到污泥裏,去染得一身臟。”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這天,屈原終於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裏自殺了。
附近的莊稼人都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兒有屈原的影子。人們很難受,對著江面,把竹筒子裏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這天,當地百姓又劃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裏去祭祀屈原。後來,他們又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小船改為賽龍船。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成為一種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