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 · 第26期 · ——
最近在教育界發生了一件大事
引起各界廣泛關注
11月12日
廣東省教育廳官網挂出13部門聯合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淩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
對校園欺淩的分類、預防、治理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
聽到這個好消息
小編不禁想到最近看過的一部電影
關於校園霸淩的電影
這部電影帶許多人回到當初“暗無天日”的青春
被孤立、貼紙條、傳謠言、破墨水……
周圍同學的指指點點,老師的“不理睬”
都是在擊破被霸淩同學的心理防線
然而,現實比電影更殘酷
今年十月
雲南一14歲女生
因長期被兩名同學羞辱毆打
她選擇吃藥自殺
最終因搶救無效死亡
校園霸淩是校園毒瘤
讓很多備受欺負的孩子走上絕望
這些曾引起網絡大範圍討論的霸淩事件
仍舊曆歷在目
這些看似天真純潔的孩子
在不被大人看到的角落做著“殘忍”的事情
下跪、扇巴掌、辱罵
這只是孩子們口中最“低級”的霸淩
在這些校園霸淩中
我們沒有一個是“局外人”
在校園霸淩中
壓抑、孤獨、恐懼、折磨成為被害者一生難以治愈的傷痕
很多孩子因此害怕去學校、害怕見人
整個青春都被自卑恐懼所籠罩
幸而,人們對校園霸淩越發了解與關注
教育部門對校園霸淩的關注日益提高
11月12日,廣東出臺治理校園欺淩的方案
就連給同學起肥婆、恐龍、黑妹、四眼兒等
這些侮辱性的綽號
也要統統“管”起來!
對情節嚴重者
將給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學、開除學籍的處分!
此方案一齣
許多網友表示支持
其中有許多人留言説
老師起侮辱性綽號也需要管管
面對一些和稀泥對霸淩視而不見的老師
更應該管一管!
更有人表示
家庭教育在這場“霸淩”中佔主要責任
人之初,性本善;
希望父母們在培養智力發育的同時
也別忘了孩子的心理髮展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育法制研究所所長張永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在制定過程中,盡可能地把教育部的有關規定加以細化,使得它(實施辦法)具有可操作性,特別是給予一些程序性規定,使得學校在認定學生欺淩時,可以規範地進行。”
教師在教育中向學生講述校園暴力的危害,將校園暴力有效的預防在萌芽狀態,當暴力事件出現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程序走,切勿隱瞞!
根據《實施辦法》以下這些都屬於欺淩 :
欺淩者恃強淩弱給被欺淩者身體和心理造成輕微痛苦,其行為沒有違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情節輕微的一般欺淩事件:
欺淩者恃強淩弱的行為尚未違法、對被欺淩者身體和心理造成明顯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情節比較惡劣的嚴重欺淩事件:
欺淩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屢教不改或者情節惡劣的嚴重欺淩事件:
面對校園霸淩,學生應該怎麼做呢?
1.當你獨自面對霸淩者,一定要儘快離開,對方如果突然出手施暴,離開向最近的人群跑去。假如不能避開,首先在氣勢上不要軟弱,不要給施暴者傳遞一種很好欺負的樣子,保持冷靜。或者直接告訴對方“你這樣做是不對的,老師知道了會批評你的”。
2.如果已經遇到校園霸淩,要勇敢地向父母、老師、學校或權威部門反映。告訴他們施暴者是誰?他們具體做了什麼?在哪?什麼時候?持續多久了?對自己造成了怎樣的困擾?當你覺得霸淩已經威脅到你的人身安全,那你必須説出來!
3.打理好自己的情緒,遭遇霸淩並且克服它帶來的傷害並不是一樁簡單的事情,所以如何擺脫校園暴力帶來的心理陰影是每一個受害者都需要面對的困境。
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教會孩子自尊自愛和自我保護。尤其是讓孩子自我肯定,不能讓孩子一味地順從,要教會孩子面對霸淩勇敢面對。孩子被欺負時,家長要親自出面,採取行動,要求老師、學校懲戒欺淩的孩子。
2.培養孩子的人際關係能力,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校園霸淩産生的影響很大,多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如果察覺孩子的性格有些孤僻或是被孤立,一定要及時干預和疏導。
3.更重要的是, 在孩子遇到校園霸淩時,家長應當鼓勵孩子説出來事情經過,並允許孩子通過哭來宣泄情緒。告訴孩子,家永遠是你的避風港,家人永遠都支持你保護你。
(文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