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甘肅全面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 學校成為村裏最耀眼的“星”

中國新聞來源:中青在線 2018年02月28日 10:3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在隴中黃土高原的大山裏,最耀眼的是修葺一新的學校。在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李家堡中心學校,冬日的教室裏暖意融融,瑯瑯書聲在回蕩。

  從教32年,李家堡學區校長邵錦堂見證了學校從破舊小院落變為村裏最美建築的過程。“學校破舊的土瓦房全部改造了,還建成了新的教學樓,娃們再也不用受凍了。”邵錦堂説。

  4年前,一項惠及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的“全面改薄”項目實施,讓甘肅最薄弱的農村教育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李家堡中心學校趁著這股春風,舊貌換新顏。

  長期以來,甘肅教育欠賬多、困難大,全面改薄項目的實施,有力推進了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整體提升了甘肅義務教育發展水平,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給村裏娃撒下希望的種子

  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項目(簡稱“全面改薄”),是國家針對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辦學成本較高、教學條件較差等現狀而實施的重大教育工程。

  自2014年啟動以來,圍繞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中心任務,甘肅積極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2014~2017年累計投入資金195億元,完成5年規劃總投入的91%,教育投入連續6年成為甘肅第一大公共財政支出。

  全面改薄項目涉及面廣,極大改善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校園面貌。和李家堡中心學校一樣,如今走進甘肅農村,學校必是最漂亮的建築。與此同時,甘肅改薄更加關注與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息息相關的生活衛生條件的改善。

  今年開春,李錦堂在學區全面推進依託互聯網的課堂教學改革。“要讓山裏娃像城裏娃一樣接受優質教育。”李家堡學區全面探索實施“共享陽光”課堂試點,針對此前在教學點無法開設的音樂、美術、手工製作等課,學校支出10萬元經費,配齊了基本器械設備;同時,由中心學校專業老師通過互聯網授課,通過網絡視頻傳輸到各教學點,這些課程全學區同步上課、同步推進。

  “優質專業的課堂教學進入了小規模學校的課堂,給每一個鄉村孩子灑下了希望的種子。”通過“共享陽光”課堂,李家堡學區專業教師的價值得以最大發揮,農村學校音體美課程教學質量明顯提升。

  目前,甘肅已累計投入配備音體美設備2.5萬套,農村學校音體美教學條件全面改善。與此同時,針對長期以來學校取暖設施長期以生爐子為主,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乾旱缺水地區以旱廁為主,衛生條件差,改薄項目予以重點推進。

  在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結合全面改薄項目實施,在農村中小學(教學點)全面開展“煤爐革命”和“廁所革命”。經過4年的集中整治,目前,該市95%的農村學校冬季取暖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鄉鎮寄宿制中小學、幼兒園普遍建成水衝式廁所,75%的農村小學(教學點)安裝了幹封式糞尿分集蹲便器,近10萬名師生受益。

  “告別了過去水暖寒假開啟則浪費資源、關閉則凍壞設備的‘糾結時代’,告別了煤鐵爐取暖‘熱了怕燙傷學生、冷了怕凍病學生、晚上怕師生煤煙中毒’的‘危險時代’;改變了校園廁所衛生設施臟、亂、差、臭、危的局面。”張掖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全面改薄實施4年來,截至去年年底,甘肅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人均校舍面積增加2.35平方米,生均室外運動場面積增加2.56平方米,基本消除了D級危房和寄宿學生“大通鋪”現象。

  教育信息化已呈燎原之勢

  在河西走廊東口的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鄉代乾教學點煥然一新。

  從天祝縣民族師範學校畢業後,藏族老師張拉毛東智就來到這個教學點執教。從1988年入職,一幹就是20多年。近年來,隨著教學點班辦學條件的改善,張拉毛東智漸漸發現,自己承擔的課程少了,同時,上課時身邊又有一個“好幫手”——遠程教育數字資源。

  張拉毛東智教授全校的音樂課。他只會幾首校園歌曲,可孩子們希望能唱最新流行的歌曲,一度讓他很為難。

  自從教學點上安裝了數字教學的設備和電腦,張拉毛東智只需要打開資源平臺,就能調出各種新歌,裏面還有伴奏。他還經常去縣城買些新出的光盤,自己在電腦上先學,學會了再教給學生。“音樂課上,學生們跟著光盤唱,學起來更快,唱歌再也不走樣了。”張拉毛東智説。

  代乾教學點是改薄項目促進甘肅民族教育發展的縮影。截至目前,甘肅全面改薄項目已覆蓋民族地區1952所義務教育學校的39.29萬名學生,分別佔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數和學生數的94.16%和97%,民族地區學校面貌大覆改善,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在甘肅農村,教育信息化已呈燎原之勢,互聯網進農村課堂,點亮了一個個農村孩子的夢。在大山深處的白銀市會寧縣丁家溝中心小學,3年前,新建成了一間名為“夢想課堂”的教室。

  “夢想課堂”是會寧縣農村學校專門建設的一個開放式教學平臺。在這個教學平臺上,每個學生都有一台平板電腦,電腦裏有相關課程的各種資料。“夢想課堂”的內容全為開放式話題,每個同學都可以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同時,老師教學生在網上自己搜索知識的方法,通過自己挖掘,進一步擴展知識。

  在會寧縣長期從事教育管理的幹部汪自仁看來,改薄不但改變了農村學校硬體條件,也改變著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

  截至去年年底,全省改薄項目惠及11844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257萬名學生,分別佔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數和學生數的89%和95%,同時,全省已有58個縣(市、區)順利通過義務教育均衡驗收。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