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解讀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的神奇魅力

中國新聞來源:宣講家網 2017年10月14日 15:4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從黨的一大,到即將召開黨的十九大,96年間,中國共産黨經歷了太多的不易。幾度苦苦追尋,幾多艱辛探索,一路走向輝煌。從在嘉興南湖紅船上尋找光明的擺渡者,到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窮二白”基礎上的創業者,再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領航者……曾經,這個被稱為“山溝裏出不了馬克思主義的政黨”,遭受的嘲諷、謾罵、詆毀一直不絕於耳:蔣介石逃離大陸到台灣時曾斷言“中國共産黨解決不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 東歐劇變後“社會主義終結論”,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崩潰論”等等,中國共産黨人高舉信仰的火炬,扛起開路先鋒的旗幟,帶領她的人民奮勇走在實現民族復興的最前列,力挽狂瀾、擊楫奮進,創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跡”,給了世人太多的“意料之外”。

timg (1)

  隨著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日益臨近,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國,聚焦這個有著8900多萬名黨員、450萬個基層組織的第一大黨。解讀這個政黨“昨天為什麼能、今天為什麼行、明天必然更強”的內在秘碼的神奇魅力和無窮的磅薄力量,就是,這個政黨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對國家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的極端負責,對自我革命的高度自覺。

  舊中國“諸路皆走不通了”——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産黨在黑暗中尋求真理之路的指南

  20世紀初的中國內憂外患、四分五裂,所面臨的最重大的歷史任務,就是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無數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報國無門;各種政治勢力輪番登場,無果而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一次次轟轟烈烈的維新求變,祛除不了“東亞病夫”頹廢衰敗的病根,終結不了內憂外患的夢魘,未能改變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慘命運。

  哪種政治勢力能夠從中脫穎而出,主要取決於“三個一”:能否用一种先進的學説把民眾武裝起來,用一種恰當的方式把民眾組織起來,用一種正確的道路把民眾帶動起來。俄國十月革命的火種,點亮了在黑暗中尋路人的希望。毛澤東説選擇俄式革命的道路,是“諸路皆走不通了新發明的一條路”,這高度概括了中國近代以來多少仁人志士探索民族復興之路的艱辛歷程。1921年7月,13名來自各地黨組織的革命者在上海法租界秘密集會,以馬克思主義為旗幟,成立了中國共産黨。而正是馬列主義的先進理論成就了中國共産黨,使得她從眾多政治勢力中脫穎而出,帶領人民得解放,民族得獨立,國家得富強,正邁向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

  從歷史的維度看,96年前,誕生伊始的中國共産黨,不過是當時中國300多個政黨中的一個,今天卻已成為擁有89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中國共産黨這個“行動的馬克思主義者”,創造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版本”,讓這一理論始終充滿活力和實踐威力。在西方,無數人把探尋的目光投向這個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共學”成了海外中國研究中的“顯學”,每個月都有大量論文和著作面世,試圖回答“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在這些回答中,最為貼近的答案是:中國共産黨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一真理,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正在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産黨跳出“歷史週期率”的東方魅力

  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的古語,提出“中國要飛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億人民的力量”。

  能否真正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為了勞苦大眾翻身得解放,為了建立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為了全民奔上小康路……中國共産黨96年來的歷史,就是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把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推向前進的歷史。

  共産黨人永遠銘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老百姓是共産黨的生命源泉。常有外國學者在研究中國近現代史時不解:中國共産黨有什麼能力,把一盤散沙的中國人凝聚起來?又是什麼魅力,贏得人民的忠心擁戴?美國記者斯諾早就作出了回答,他曾把中國共産黨的幹部植根群眾、服務群眾,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的精神譽為“東方魔力”。

  贏得群眾魚得水,失去群眾樹斷根。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我們必須清醒看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歷史起點上,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更加嚴峻,脫離群眾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從毛澤東同志“我們的責任,是向人民負責”,到鄧小平同志“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每一個黨員的最高準繩”,到江澤民同志“實現、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的利益,始終是我們最大最重要的政治”,到胡錦濤同志“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到習近平同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堅持黨的根本宗旨始終是中國共産黨一脈相承的核心理念,也是黨的建設實踐矢志不渝的政治信念。只有始終堅持黨的根本宗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才能在新的歷史征程中共聚黨心民心,真正匯集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戰勝的磅薄力量。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 ——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創造“中國奇跡”的根本保證

  “美國人在那兒吵的時候,中國人已經開始幹了”,“中國人建設新機場的速度比德國快多了” ……曾經對中國百般挑剔的西方媒體和政客,如今發出越來越多的這種感嘆。相比許多國家存在的人走政息、決策短視、黨派相互攻訐拆臺等問題,中國的政治制度優勢顯而易見。美國著名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指出,“中國的制度優勢有利於激發發展活力並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産生、奠基於新中國成立之初,發展、完善於改革開放時期。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當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適應新形勢和人民群眾新要求,在不斷發展完善上述制度的同時,還建立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實踐證明,這些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好制度,必須長期堅持、全面貫徹、不斷完善和發展。

  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是否合理、正確,有沒有優勢和生命力,實踐最有説服力,本國人民最有發言權。冷戰結束後,西方國家大舉向世界推廣西式民主。一些國家在政治制度選擇上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出現嚴重挫折,導致嚴重後果,有的停滯不前、進退兩難,有的躊躇糾結、左右搖擺,有的誤入歧途、社會動蕩。蘇聯東歐劇變,殷鑒不遠;西亞北非動蕩,就在眼前;一些發展中國家由於政治制度選擇錯誤而積貧積弱,觸目驚心。英國著名思想庫倫敦外交政策中心發表題為《北京共識》(Beijing Consensus)認為,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巨大進步,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中國創造了一種適合自己的經濟和政治發展模式。中國以繁榮發展的嶄新面貌,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成功,也向世界昭示了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正確。

  中國沒有也永遠不會“背書”西方的政治制度。當前對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既要不懈堅持,又要不斷完善。堅持,就是面對國際國內“八面來風”,特別是企圖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套用西方政治模式的所謂“改革藥方”,我們一定要有政治定力和主心骨,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咬定青山不放鬆”。完善,就是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借鑒人類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更廣泛、更充分、更健全的人民民主,集中力量辦大事、凝聚力量辦好事,讓事業和發展有統一性、穩定性、持續性、廣泛性、共識性。歷史和事實已經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符合我國實際的制度,不可動搖,堅持到底。

  “硬實力不強一打就敗,軟實力不強不打自敗” ——文化自信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説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説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並強調“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堅定的文化自信,是中國共産黨人不忘初心、領導人民克服任何艱難險阻奮勇前進的精神支柱。

  中華五千多年的文明浩浩長卷中,燦爛輝煌的文化激蕩著中華各民族的雄風,展示著魏晉風骨,輝映著盛唐氣象,標注著宋朝文化的精神高度……這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的價值認定,這是“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境界追求,這是“內聖外王”的人生抱負,這是“參天地之化育”的浩然正氣,這更是“天下大同”的美好願景。

  近代以來,當文化觀念的束縛成為封建傳統的最後藏身之地的時候,以最徹底革命的姿態登上中國歷史舞臺的中國共産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懷著對家國和民族興旺發達的使命,奮起抗爭,“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慷慨悲歌,悲憤泣血,在戰鬥中失敗,在失敗中戰鬥,揩幹犧牲同志身上的鮮血,以命相搏、救亡圖存,直到勝利,這種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我們不難看到,今天的中國共産黨對中華傳統優秀精神的創新性繼承。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國共産黨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打開了合作共贏的築夢空間,引發了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並被寫入了聯合國大會決議等諸多國際組織文件中,從世界視野注解著中國共産黨的文化自信。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有句名言:我寧可失去一個印度,也不願失去一位莎士比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重要基礎。實現中國夢,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文化自信不可缺席。

  “成長,就是和自己的缺點死磕”——黨強黨興是辦好中國事情的關鍵

  黨強則國強、黨興則國興。如果説,帶領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實現現代化,是人類歷史上不曾有過的壯麗征程,那麼,讓一個黨員比一些歐洲大國人口都多的大黨時刻保持初心,不斷煥發生機活力,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挑戰,時刻面臨如何理解自身的命題。96年前的黨,和今天的黨,中間隔著的不僅是歲月,還有她在歲月中防病治病的刮骨療毒,還有燒紅的鐵淬上水的千百次錘煉。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必須從嚴。自我革命,這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要不斷鍛造和增強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治黨興國的組合拳效果顯著。不僅國內的政治生態風清氣正,也在國際上贏得讚譽。以反腐為例,黨的反腐決心大、力度大、成績大,打虎拍蠅絕不手軟,從嚴治黨螺絲緊擰。為什麼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是因為中國共産黨具有勇於自我革命的勇氣和能力,敢於直面困境,不憚刀口向內,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八項規定、糾治四風,重點突破,帶動全局,以空間換時間,以霹靂手段清障,以制度建構鞏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這一代共産黨人一定要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把我們的黨建設好,團結全體中華兒女把我們國家建設好,把我們民族發展好,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我們聽到了一個政黨生於憂患的時代之聲,看到了一個國家昂然前行的姿態,感受到了一個民族深沉穩健的心聲。

  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更偉大的成功在砥礪前行中孕育,更艱巨的任務仍在前方等待。中國共産黨面對自身的缺點,自我革命、死磕到底的決心不會動搖,也不會一勞永逸。加強黨的建設,沒有最嚴,只有更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也只有更嚴更好,我們黨才能帶領人民書寫更加精彩的中國故事,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的十九大即將開幕,中國共産黨將帶領她的人民怎樣改變世界,影響世界,讓我們共同期盼、拭目以待。

  (吳鬱德 王喆 作者單位:96819部隊政治部)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