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從抗戰烽火中挺起的民族脊梁,到抗美援朝中高唱的保家衛國;從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苦奮鬥,到改革開放中的“殺出血路”;從眾志成城的抗震救災,到萬眾一心的決勝小康……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敢於勝利的革命風範,這些在長征中鑄就的偉大精神,一脈相承,綿延不絕。
從紅船精神到長征精神,再到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大慶精神,到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兩彈一星”精神,再到定叫山河換新裝的紅旗渠精神……無不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始終是激勵著黨和人民奮勇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
80年風雲過去,當年的“紅小鬼”都已進入耄耋之齡,那場偉大遠征的親歷者大多已經逝去,但紅色的記憶歷久彌新,紅色的基因融入中國人的血液,紅色的火焰仍然閃耀在人類文明的火炬上。
紅軍長征勝利後的第二年,美國記者斯諾就以《紅星照耀中國》首次全面、完整、準確地描述了這次“無與倫比的遠征”。
斯諾的書為全世界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共産黨和紅軍的窗戶,大批外國記者、作家、學者來到共産黨領導下的根據地,掀起了一股“紅區熱”。
80年來,外國人對長征的關注始終沒有間斷。儘管視角、觀點不盡相同,但對長征的積極評價卻驚人的一致。正如美國作家哈裏森·索爾茲伯裏所説,長征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
80年過去了,長征路上永不褪色的紅飄帶,化為鮮艷的五星紅旗,升起在天安門城樓,升起在奧運賽場,飄揚在浩瀚太空……
江西瑞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誕生地。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紅軍從這裡開始了震驚中外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82年後,曾被長征火箭送上太空的航天員張曉光來到瑞金。在葉坪“紅軍烈士紀念塔”前,他將一枚象徵航天精神薪火相傳的紀念火炬鄭重地交給少先隊員。
“深邃太空奧秘無窮,探索永無止境,讓我們攜手並肩共同努力,把長征精神和航天精神擰成一股繩傳遞給新一代青少年。”他説。
一條道路始終指引方向——走向復興的新長征
巍巍六盤山,蒼茫大地間。
2016年7月18日上午,在寧夏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吉縣將臺堡,冒雨拾級而上,瞻仰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鞠躬致敬。
不遠處,六盤山上高峰依舊;放眼望,紅旗早已插遍神州。
撫今追昔,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説,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征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這是一條永不停歇的復興之路——
江西贛州,長征第一渡。
9月開學季,長征源小學的孩子們吹響了嗩吶,《十送紅軍》的樂聲飄過於都河,讓人不禁回想起82年前那悲壯的出征。
“只有往前走,才能讓天下的窮人都過上好日子。”102歲的老紅軍王承登至今不忘跨過於都河時的初心,一直關注著贛南老區的變化。
過去4年,贛州10萬群眾挪出深山“窮窩”,近300萬農民告別土坯房,全市70萬貧困人口預計將在2018年全部脫貧。
“讓老區群眾快點、再快點脫貧致富,這是我們的責任,這是我們的新長征。”贛州市興國縣社富鄉雙龍村駐村“第一書記”朱長華説。
而在長征路的另一頭,甘肅會寧同樣進行著一場脫貧攻堅的新長征。
餐館、農家樂打出“紅軍飯”的招牌,會師樓、會師塔等景點遊人如織,在展銷中心遊客們可以購買當地剪紙、長征紀念章等特色産品……繼承了長征精神的會寧人,用勤勞的雙手,盤活紅色資源,正積極改變著家鄉的貧困面貌。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沒有終點,前進的步伐就永不會停歇。
從脫貧攻堅走向共同富裕,到建設生態文明共創美麗中國;從調整經濟結構適應“新常態”,到深化改革衝破利益固化藩籬;從凝聚世界共識共渡發展難關,到構建新型大國關係……自出發那天起,這場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征從未結束,今後要走的道路仍然不會平坦。
“我們面前還有‘雪山草地、激流險灘’,我們身邊還有‘槍林彈雨、圍追阻截’。這就要求我們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不斷開闢新天地、創造新奇跡。”中國社科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韻公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