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不朽的豐碑 偉大的征程——獻給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

中國新聞來源:新華社 2016年10月20日 18:4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如同一面鏡子,長征映照出中國共産黨獨特的先進性——

   家住甘肅宕昌縣哈達鋪紅軍街中街附近的93歲老人周尚仁,是當地見過紅軍的唯一健在者。

   “他們著裝一律,官兵不分,服裝陳舊,腳上穿的都是布條編的‘片兒鞋’。買東西照價付錢,也不驚擾百姓。”周尚仁還記得1935年9月紅軍攻破臘子口進入這個小鎮時的情形。

   紅軍離去那晚,當地群眾自發組織,打著燈籠,擎著火把,護送紅軍北上,夜如白晝。

   這樣一支與所有舊軍隊都不同的隊伍,甚至連對手都由衷發出讚嘆。

   “對人民毫無騷擾,有因餓取食土中蘿蔔者,每取一頭,必置銅圓一枚于土中。”這是蔣介石在給前線將領的密電中對紅軍的評價。

   當一支主要由工人農民組成的紀律嚴明的軍隊出現在群眾面前,併為解放全體勞苦大眾而戰鬥時,誰不會為這種精神所感染。“在中國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勢中,前者是火種,後者是幹柴。”徐焰説。

   黨為了人民,人民跟定黨。

   中央紅軍長征中在遵義休整了12天,其間打開官府糧倉救濟窮苦群眾,解放“幹人”(貴州對窮人的稱呼),動員了5000人參軍。紅二十五軍長征途中一面走、一面打土豪併發動群眾參軍,人數由出發時的不足3000人至長征結束時發展到4000人。

   鐵流兩萬五千里,留下的不僅是一段段傳奇的勝利,更讓整個中華民族看到了曙光。

   正是有了這種血脈的延續,我們黨才會有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等好幹部的不斷涌現;正是有了這種希望的感召,人民群眾才會在黨領導下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

   如同一條紐帶,長征團結起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10月的彝海,湖水澄澈,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湖邊遊客如織,當年紅軍將領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結盟處的三塊石頭,仍保留著原來的樣子。這次彝海結盟,也成為中國共産黨民族政策的第一次成功實踐。

   “長征途中,中國共産黨成功開展了對少數民族、宗教人士、民主黨派及中間黨派、民主人士、地方實力派及國民黨上層人士等的統戰工作,使紅軍避開了敵人圍追堵截,保存了革命武裝力量,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完成了戰略轉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陳延武説。

   長征中形成、發展、積累的統一戰線思想、理論和實踐,為中國共産黨後來制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多黨合作、民族區域自治等制度提供了經驗。

   長征使中國共産黨團結了最廣大可以團結的階級、階層和族群,通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促成了自近代以來全民族團結抗敵的嶄新局面,促進了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戰爭中流砥柱地位的確立,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併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基。

   回望長征,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不僅是一次人類精神和意志的偉大遠征,更是一段中國共産黨領導中華優秀兒女尋求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長征的勝利關鍵在黨,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著這樣一個真理:只有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才能持久凝聚起全民族走向復興的磅薄之力。

   金秋的北京,就在長征勝利80年紀念日到來之際,中國共産黨將召開十八屆六中全會,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

   站在新的起點,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掀開嶄新篇章。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